当时已经被包围了杨根思连!就剩他一个了!他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要同归于尽!!说句不该说的做这个决定也是为了伤害最大化!扔出去远不及敌人围过来突如其来的那一下!抗美援朝!看一次哭一次!也是我重新认识这个党这个国家的一场战争!先辈牺牲绝不是几个字那么简单!!!杨根思等人的行为也不是寥寥数语就能表达完整的!!!就像日本人说的志愿军这种精神已经渗透到了骨髓!!外国人无比完美我们的军人!可还有人看不起那些最可爱的人!!!

央视正在热播的抗美援朝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具有非常针对性的现实意义杨根思连:

第一,一切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只要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了,不管美帝国主义多么貌似强大恶魔,必将被打败杨根思连。志愿军入朝前,美国的军队已经威逼到鸭绿江边,但毛主席一声令下,全国人民齐心奋起,直接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如丧家之犬溃不成军。

第二,帝国主义总是亡我之心不死的,时时刻刻都在做着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美梦杨根思连。美国入侵朝鲜只是一跳板,目的是要围剿中国,吞并台湾。

第三,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救中国杨根思连。日本侵略中国时,国民党有三百万大军。日本进攻南京时只有20万军,国民党都有70万军,却被日本打得溃不成军。原因就是政府腐败和汉奸太多。

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站立起来了,富强起来了,美国仍然贼心不死,我们必须对美国有象抗美援朝一样的再打一战,彻底将美帝国主义打趴下。

昨晚和家人一起看的长津湖,电影还是挺让人惊喜的,值回票价。

个人以为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战争戏拍的好看!两次大的战斗,一次摧毁美军信号塔,一次围歼美军王牌中的王牌北极熊团。以至于后面我以为还有战斗,毕竟第九兵团十万人投入战斗,有那么多突出的战斗事迹,结果最后简单带过了杨根思连和冰雕连,接着就是美军陆战一师大撤退,结束。

总的来说,电影优缺点都很明显。豪华班底,文戏和打戏都很精彩,名场面多无尿点。虽说缺点也有 ,比如剪辑怪怪的,有些镜头切换太快了,但的确是国庆节最推荐去看的电影。

当了23年兵的老兵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军人,新兵连全部都是挺过来了,也没有多少人在新兵连挺不过去。只能说,当兵开始由于突然一下子进入高强度训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不过现在部队都非常人性化,训练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杨根思连:电影《长津湖》中杨根思为什么抱着炸药包冲过去而不直接扔?

现在训练比以前当兵轻松多了,训练强度也小很多。

杨根思连:电影《长津湖》中杨根思为什么抱着炸药包冲过去而不直接扔?

现在训练已经强度小很多了记得25年前,参军到部队,我到的部队是驻扎在美丽的西湖边上,号称“天下第一师”的野战部队,开始就感觉训练吃不消,野战部队的训练强度特别大,不过刚开始还是给了几天的慢慢的适应过程,等一个星期过后,各种训练,辅助练习全部都来,记得我们当初新兵连还是住在老连队,只是单独成立一个新兵排,一个连队的新兵集中在一起,然后一个营成立了一个新兵连。

杨根思连:电影《长津湖》中杨根思为什么抱着炸药包冲过去而不直接扔?

记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看到老连队的班长平时在器械上,随便上去就可以在单杠上大回环来几个,我们连队那时老兵会玩大回环这个还比较多,单双杠6、7练习对他们来说太简单。当时看到那些老兵在杠上“飘”,那个“帅”,看的我们直发呆。我们新兵班长问我们想不想学,我们回答:“想”,班长问就说,光想肯定不行,还得练呀!后来苦的日子就来了,这样一日重复一日的训练,虽然每天都非常累,但看到通过在部队吃的苦,训练成绩一直在不断提高,训练强度再大也都能够挺过去。我们以前晚上加班训练是常事,熄灯后还都小练兵。

现在基本上训练在时间上和内容上,比以前都少很多了,晚上9点必须熄灯睡觉,早晨不允许提前起床。

关于训练能不能承受得了?这个问题应该作为军人来说,就是需要与自己的体能极限挑战,这是因为,军人是需要完成非常艰巨的任务,战场上能不能争取主动,有时候就是拼实力,所以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够少流血呀!

现在的新兵训练,与当兵前比肯定苦的,但与到老连队比,是小儿科,到连队后,如果是侦察兵,或到了特战部队,那训练强度就不知道要苦多少啊!

去部队当兵,就要做好吃苦耐劳准备,只有锻炼出一副好身体,也不亏部队几年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