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朋友和妻子离婚十多年了高晓松老婆徐珊珊,离婚时,儿子归女方,也不要扶养费,但这十多年来,朋友从没和前妻联系,却通过其他方式,每个月都给孩子扶养费,孩子读书需要的费用,都是他掏,现在,孩子读大学了,他和前妻还是不联系。

高晓松老婆徐珊珊:夫妻在离婚以后,还有必要保持联系吗?

朋友至今仍未婚高晓松老婆徐珊珊,而其妻子却谈过好几个男人,据说他妻子很后悔离婚,曾经委托多人劝朋友,要不就复婚,可朋友却说“破碎的镜子难圆”推辞了。

夫妻间感情破裂后,在一起都是你瞧我不惯,我看你不顺眼,经常因鸡毛蒜皮的事吵架,互相之间没有包容和理解,把各自的缺点不断扩大,心里完全杜绝了对方,就算是离婚了,满脑都是对方的错,如果再联系的话,只会增加双方的反感,所以,建议夫妻离婚后,不要再联系高晓松老婆徐珊珊。

这次高晓松将一些自媒体告上公堂高晓松老婆徐珊珊,但是却放过了方舟子,这其实是因为方舟子太狡猾,没有落下造谣的实锤。

那几家自媒体最大的尾巴,就是指控高晓松花钱买到了哈佛研究员的职位,而方舟子揭露的内幕是:这样一个研究员职位,并没有薪水可拿,高晓松只是需要哈佛教授的推荐,就可以凭此获得哈佛大学的电子邮件,校园卡,以及访问图书馆的各种权限高晓松老婆徐珊珊。这样的research associate比一般的访问学者确实更加高级,因为访问学者往往有半年到一年的期限,但两者能获得的资源其实是差不多的。

总的来说,高晓松确实不是被录用为哈佛正式的教职工,这一点没有疑义。

但对于这件事情,我基本上还是同情高晓松,因为我是他《晓松奇谈》《晓说》等节目忠实的听众,可以说是每期不落的从头到尾听过一遍。

高晓松在他宣布自己入职哈佛的微博中,最惹人诟病的其实是“入职”两字。因为入职似乎会让人联想到领取薪水,但高晓松又的的确确没有直接说自己从此会拿哈佛的工资。实际上,退一步想,高晓松有自己的阿里集团的高管职务,同时还要负责收视量高达4亿的自媒体的更新。

他这样的超级大忙人怎么可能领取哈佛大学的薪水成为正式成员呢?换句话说,就算哈佛可以聘请他正式入职并给他发工资,高晓松也不可能真正的受聘,因为他的工作时间无法允许。

正如高晓松在后面的一条微博中补充说明的那样,这样一个研究员的职位其实是给一些具有社会知名度的非学术界人士。大家也不要把哈佛想得那么清高,它同样需要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需要找名人来贴金。高晓松提到大提琴家马友友在哈佛和他的头衔是一样的,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因为马友友的美国知名度高出高晓松不知道多少千万倍,哈佛大学对这样的人也只能给一个研究员的名誉头衔,可见高晓松能获得research associate绝不是什么怠慢。

我想,高晓松真正想炫耀的,其实不是他和哈佛大学的关系。因为作为一个出身名门的清华子弟,高晓松可以炫耀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那些没有听过他节目的人会说他在装逼,但实际上高晓松吹的牛在节目里比这个要厉害得多得多,尤其是讲到他和好莱坞的各种关系,以及他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

但是我一直认为,真正厉害的人偶尔吹吹牛装装逼是无伤大雅的,因为他们确实有着超越常人的人生履历和能力。但凡是听高晓松节目多的人,都会佩服得承认一点,那就是他确实读书非常非常的广博,不管是天文地理,军事科技,还是人文艺术,历史典故,不管是中国美国,还是古代现代,他确实有着过人的口才和惊人的涉猎。在强闻博记这一点上,国内没有任何一个脱口秀主持人可以望其项背。

而且高晓松也的确有一些人文情怀,他做杂书馆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高晓松入职哈佛绝对不是为了装点门面,因为他的节目需要有大量的资料查阅,而美国哈佛的东亚图书馆,尤其是东亚系的费正清研究中心,是整个北美研究中国资料最齐全、研究实力最强悍的地方。

他获得了这样一个研究员的头衔,真正让他觉得非常自豪和骄傲的,其实并不是跟哈佛扯上了关系,而是他可以自由的使用这些图书馆。所以他的价值观和很多网友是不一样的,我们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他是因为跟哈佛沾边而兴奋,殊不知真正让他狂喜的,是那些书架上尘封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