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保定将承接首都功能,保定房价大概是6000到8000左右吧。现在的价格大概是8000到12000左右。个别小区高于12000,比如京南一品和什么九章还是九城来着。

我觉得不会跌到2015年的水平。现在我们的物价实在向上的保定将承接首都功能,人工,沙子,水泥,等等一系列的建筑相关的都在涨,以前成本2000一平现在得3000一平了,成本增加的话,出售价格也会相应涨的。

现在保定房价较2019年那肯定是回落了太多了保定将承接首都功能。我记得当时好像是个房都要12000一平,稍微好一点的要18000一平,当时的京南一品更是涨超了30000一平。但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政府就开始限价了,导致后来又陆续出台很多政策限制房价,房价开始回落。近几年房价都是成回落状态的。但是要说落到2015年的时候,那么就又会出现一大批囤房者。

保定市图书馆

保定市图书馆新馆选址位于关汉卿大剧院和保定市博物馆新馆的西北侧,未来将一同发展保定的“东湖文化中心”保定将承接首都功能。该项目年内启动,新图书馆将免费向保定市市民开放。

保定市第一高架桥(全国第一)

乐凯大街南延将建我市城建史上第一段高架保定将承接首都功能。乐凯大街南延,北起三丰路北、南至清苑和平大街(南环路),全长12.2公里。将建成子母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起点里程K0+700,终点里程K1+195,全长495m,桥路布置为145+240+110子母塔斜拉桥,是整体项目的重点和难点。高架区间采用上层高架主路下层地面辅路形式,高架主路为双向六车道(部分地段为双向八车道),地面辅路为双向四车道,并配以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地面区间采用四幅路形式,60米宽的路面足够增强沿线通行能力。

5G将领跑保定

我国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强大,其中5G网络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保定人上网就更方便了,出门做公交、坐高铁、都是用5G直接看电影电视剧,给广大群众到了更便捷的服务。

保定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未来保定当前的城市格局,以旧城区为参考点,四个方向的发展相当不均衡。近20年来,北部新城形成一定规模,东部发展也相对显著,西部受制于工业区的逐渐衰落似乎放慢了脚步,南部则是发展相对缓慢,有点不进则退的意思。确实,南城从城市面貌上来看,三丰路像一条天然的界限,再往南就有点大县城的味道了。环城公路的修建,唯独南边修到二环,东西北均有三环。但是保定如今的城市格局,以及南城发展缓慢的现状,跟历史原因有很大的关联。

保定将承接首都功能:河北保定的房价会不会跌回2015年的水平?

先回顾一下保定的城市发展史——

保定将承接首都功能:河北保定的房价会不会跌回2015年的水平?

自从北宋建城起,保定古城区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大变化。城市的扩展跟城关片区的发展联系紧密,城关的繁荣程度又取决于交通。在古代,西门和北门是各地来往人流的主要通道;南门外因为有府河码头也相当繁荣;唯独东关一带,一派田园风光,相对没那么热闹。

保定将承接首都功能:河北保定的房价会不会跌回2015年的水平?

发展到清末,京汉铁路纵穿保定西关,设火车站,导致西关的交通和商业持续繁荣至今。而南关的航运业,解放以来随着府河流量减少,目前已完全停运,周边的发展也随之缓慢。而同期西郊工业区的建设和崛起,使得保定的城市重心逐渐西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基本是东西两个组团的格局。

1990年代以后,相继规划了好几个新园区,西北部的高新区、西边的高新区西区,还有东边的华北工业城。我们看到,当年的园区规划似乎把南城忘了。只是后面高新区发展较快,于是城市的扩张逐渐向北转移。本世纪初,与高新区连片,又出来个北部新城中央居住区的概念。至此,保定一路向北的发展趋势,似乎已不可逆转。

有一点很重要,一个城市的发展,交通总是起到决定作用。典型例子,石家庄和郑州都因铁路而发迹。随着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铁在保定东部落子,东部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国家级新区落户东北面的雄安三县。保定未来继续向东、向北发展已成为必然。

在保定中远期的规划中,除了对接雄安新区,北部还规划建设漕河新区,逐渐连片徐水,北部组团范围进一步扩大;东部目前发展范围局限到京广高铁线以西,但是继续向东已是大势所趋。保定东站扩建,至雄安和新机场的城际铁路,还有远期的地铁线路,将共同撑起东部发展的框架。

回到南部的话题,以后发展的方向在哪里。现在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巨无霸企业,那就是长城,不过南边似乎也只有个长城。往后的发展,围绕长城和汽车产业做文章应该是个方向。只是南边的市政和基础建设确实较差,要想富先修路是有道理的。还是从基础做起慢慢来比较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