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乾隆的身世就不得不谈,一谈到18年去世的金庸先生,在金庸所写的《书剑恩仇录》中,说乾隆是陈家洛的兄弟,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依据。毕竟常言道乾隆是几阿哥:无风不起浪,纸包不住火。
在清朝末年,不论是高官,还是百姓,都知道清初的某位皇帝是浙江海宁陈家的儿子,这位皇帝便是乾隆皇帝,在《清朝野史大观》中,也记载着雍正在当皇子的时候,同海宁陈家交好,两家来往,非常频繁乾隆是几阿哥。
有一年正好,两家同日同时生了孩子,雍正为女孩,陈家是男孩,于是雍正就同陈家的男孩交换,当陈家发现之后,碍于皇家的威严,不敢追究,也不敢声张乾隆是几阿哥。当康熙去世之后传位给雍正,陈家飞黄腾达。当乾隆继位之后,陈家更是荣华富贵,受到了非常高的待遇,并且乾隆四次到陈家。在陈家的宅堂,上含有皇帝亲笔所写的匾额,一个是“爱日堂”,一个是“春晖堂”,两者皆有儿子尊敬和孝敬父母的意思,并且更有说服力的是与陈家交换的雍正的女儿,之后出嫁的时候,婆家为他建了一幢小楼,后世称之为“公主楼”,这些传言便证实了乾隆,极有可能是汉人之子。
但是我们要知道雍正皇帝拥有着十个儿子和六个公主,乾隆皇帝是第四个儿子,他大可不必将皇位传给一个外人,因为儿子这么多,根本不需要去同陈家去交换,并且在古代的时候非常重视血缘,所以雍正根本没必要用别家的孩子来取代自家的孩子,继承皇位乾隆是几阿哥。
此外,乾隆之所以会到海宁陈家居住,就是因为他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辅宰,而且他的家园是海宁名胜,亭台楼榭,花木扶疏,自然就成为接驾驻跸之处,因此乾隆去陈家,有了合理的解释,另外,对于“爱日堂”与“春晖堂”的说法则与上面不一,这两块匾额是康熙帝根据臣下的请示书写的,与孝敬父母根本没有任何的联系,因而这证实了乾隆是汉人之子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乾隆是几阿哥。
但是历史离我们非常的遥远,我们能做的只是去猜测,运用今天的科技去推理,而万万不可妄下断言。
文/红雨说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向敬之
1735年,雍正离奇去世,留下了三个儿子: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和皇六子弘曕。
从年龄上看,弘曕还不到三岁。雍正生十子,一个死胎,五个幼殇,好几个是快十岁夭折,这无疑是雍正挥之不去的痛苦。
弘昼虽有二十四岁,但是个荒唐王爷,喜欢在府上办丧事,吃祭品。他是聪明之人,真实隐没自己,在老三弘时、老四弘历缠斗不休时,以荒唐自乐,保全了自己,最后活了近六十岁正常死亡。
剩下弘历成了唯一可以也必须选择的继承人。弘历成为了乾隆,所以史官们给他创造了康熙指定继位的神奇身份。
《雍正王朝》康熙与弘历剧照
一、康熙六十年,圣祖来雍亲王府游玩,第一次见到了十岁的孙子弘历,见而惊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并带着巡幸热河避暑山庄。康熙对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说,弘历福分会超过自己,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潜台词是弘历将来做皇帝,其母便是皇太后。
二、朝鲜《李朝实录》称,康熙选择胤禛为储,是有条件的,其中之一即封弘历为皇太子。这并不见于清廷正史,但清廷正史说雍正元年八月,世宗秘密建储,书皇四子弘历名于上,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其实,雍正初年,是有两个皇子可以选择的。但因弘历成为了乾隆帝,史书也就说皇三子弘时性情放纵,行事不谨,失欢心于父,故雍正早早地选择了弘历。
《雍正王朝》中的弘时、弘昼
弘时性情放纵,行事不谨,于雍正五年削去宗籍,不久死于幽所。此时,正是雍正严惩阿其那(允禩)、塞思黑(允禟)、隆科多等扫尾时期,允禩、允禟被拘禁后不久死于非命,弘时可能与他们有牵连,触怒雍正冷酷地将儿子秘密处死。弘时死得不明不白,也为弘历成为后继之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能干的弘历,已是雍正立储的不二人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