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马徐俊。

马徐俊:在国企3000,在私企5000,选哪一个好?

这个问题,让我一瞬间想到了相当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马徐俊。国企与私企,不仅仅是工资待遇的区别,非常多方面的权衡,需要慎重考虑。

马徐俊:在国企3000,在私企5000,选哪一个好?

1.没有最好的选择,但有最正确的选择,需要看你正处于哪个阶段,追求什么?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参加过外企、国企、私企的招聘,而最终选择了国企马徐俊。只能说在那个时候来看,它是最好的选择。

马徐俊:在国企3000,在私企5000,选哪一个好?

在这个当地马徐俊,它是一家大名鼎鼎的国企,亲戚朋友都称赞说,”这么好的单位能进去,真是不错,一定要好好干!”!

马徐俊:在国企3000,在私企5000,选哪一个好?

的确,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在一个相对体制成熟的大国企,我能尽快熟悉各种工作流程,而且这种大公司复杂的组织运作,还能帮助我了解种种职场游戏规则,快速从一个新手蜕变成长起来马徐俊!

马徐俊:在国企3000,在私企5000,选哪一个好?

直观意义上来说,有3点我比较满意:

马徐俊:在国企3000,在私企5000,选哪一个好?

第一,稳定。

国企说到底是国家,有这样一个大靠山,怎么能不稳定呢?即便市场环境不好,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也是私企、小公司,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样一艘大船,是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

第二,公司福利待遇相对不错。这种大国企常常能够提供更高的福利待遇,各种奖励,外派学习考察,逢年过节就更不用说了,前提也得自己做出点优秀成绩!

第三,国企在行业的地位,堪称佼佼者!进入的这家国企,无论是公司产品和技术,在行业中也算前几名,对于刚毕业的我,的确非常具有吸引力。

刚毕业的那几年,我也看过很多职业规划师,提倡年轻人走出国企的今天,苦心劝导“想想昔日牛气轰天的钢铁厂、粮食厂,国企有一天说散就散,不要在国企里磨灭了自己。”

一想到我自己,貌似很没出息地进了国企,我只能说,刚毕业之初,我的选择无关企业性质。

可是,我工作了2年后,职场经验、专业知识都有了积累与沉淀,我开始选择这个阶段更适合我的平台,于是我辞职了,进去了一家朝气蓬勃的私企,更有创造力,也很有钱途,更忠于自己的内心,从主管一路打拼过来,成了公司半个合伙人,我想说,唯有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忠于自己内心的真实选择,你才不会后悔!

2.如果你需要更多的钱,就注定投入更大,赌注更大,风险更大!做什么事情没有风险呢?即便大家口口声声都说国企稳定,可这两年我很多同学、朋友纷纷跳出了体制内,有从银行出来,有从国企出来的,有从事业编出来,现在也活得非常洒脱!

每一种选择,都有代价。每种选择,都有成本。但越早的开始,越能更轻松的赢得生活的资本,活出更本色的自己!

连岳说:一个人如果你不及时按照自己所想的活, 那总有一天你会按自己所活的方式去想。

正如,命运的风口上,你不安排,你就得被别人安排。所以,针对题主,到底是选择3000元国企临时工,还是5000元私企,在判断公司优劣的针对性很强,需遵循内在需求,而不是公司外在的性质、规模和形态,以下是几种价值取向:

(1).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相互匹配,能否有利地提升个人的职业地位,比如华为、万科大公司出来,就有品牌含金量。

(2).是否能够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比如企业特别看重对应届生培养,关系到你能否快速成长,以后能否进入更高的平台。

(3).公司文化气氛是否与个性相吻合。文化与责任,这决定了我会为它奋斗多久,因为文化是浸润的过程,员工认可企业文化,才会投入地去工作!

(4).薪酬和福利体系一定要合理,让员工的付出与回报对等。

综合以上价值取向,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判断一个公司的好坏,其标准是个人的工作价值观、公司的价值观、公司发展现况、企业文化等相互构成之交集的多少。

一定要记得,无论在国企还是私企,你的核心竞争力是立足职场的根本,当然,如果你有非常强大的背景关系,你完全可以靠人脉、资源吃饭,实际上,我们众多人是根本不具备这一点,所以你只能拼技能、拼专业、拼本事,当有一天,你在这个岗位上,公司根本无人可替,你走到哪里,都会非常抢手,因为,任何一个职业的发展,都需要深度积累,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最忌讳的就是随意转换方向,每一个方向都干不长久,还没有坚持到收获的那一刻就放弃了,然后换个方向从零开始,周而复始。像这样的人,是永远也得不到高薪的。

3.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让你在职场路上快速蜕变!德雷福斯模型由德雷福斯兄弟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提出,他们考察了行业技术能手,包括商用客机飞行员和世界著名国际象棋大师 。他们的研究表明,从新手到专家要经历巨大的变化。而其中,绝大多数的人(大约70%)处于新手和高级新手这个最低等级水平上,一辈子无法提升,也不知道如何提升。

然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这个过程又分为缓慢起步期、快速提升期和高原期。

在最开始的阶段,你做干的都是最基础的杂事、琐事,你的成长速度是最慢的。假如你挺过了这个阶段,不断提升,你就会进入快速提升期。

所以,在这个阶段,不要只盯着薪资,到底是3000,还是5000,你需要的是更多实实在在的职场专业技能积累,职场阅历提升,人际沟通与处理,与上司可建设性关系建立等等,自己能否职场发展中受到领导的信任与器重,你才可能有机会才到更高更大平台,更好的发展自我!

4.懂得学习曲线远离,运用自身优势!

这是学习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从缓慢起步期,来到快速提升期,最后达到高原期,至少需要花费7、8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要想这么长的时间都能够坚持下去,你必须得获得足够的内在动力。

假如你坚持一个月就出现排斥,坚持半年就受不了,无论呆在国企还是私企,无论3000还是5000,你坚持一年,却连班都不想上了,极度痛苦,那么,想让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了。

所以,你需要提前考虑影响职业发展的第二个因素:你自身的优势,是否支持你胜任这个岗位。

先比较国企和私企,这两份工作的岗位职责,空间发展,看看哪一份工作能够发挥你的优势,那么你会更容易上手,更容易获得优秀的业绩表现和正向反馈,同时,工作完成之后,你也能够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和成就感,这是支撑你在一个岗位上长期坚持下去的内在驱动力。

假如没有了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你在工作中就无法获取优秀的业绩表现,同样,你也无法获得长期坚持下去的动力,支撑你度过缓慢起步期,来到快速上升期,最后抵达高原期。

你的专业技能会长期停留在新手、高级新手的水平上,无法成为胜任者、精通者甚至专家水平。在这个层次水平上,你所谓的工作前景,也就与你无缘了。

所以,与其向外思考到底该呆在国企还是私企,稳不稳定,这些都不是紧要的事情,你需要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工作更有前景,深刻向内思考,我自身的优势在哪里,我更擅长什么样的工作,要找准一个切入点。

然后,围绕这个切入点,不断学习和投入,只要度过缓慢起步期,进入快速提升期,成为精通者和专家,你的人生就会进入开挂的阶段,势不可当,到时候,你绝不会纠结到底是国企还是私企这个问题了,没准,你自己都创业了!

最后,我想说一点,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份工作永远是稳定的,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实实在在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十万分的辛劳与努力,你才可能获得所谓的稳定!一起加油!

我是第一职场网文馨,10年知名地产企划总监,现为第一职场网合伙人,职场路上,我们一起蜕变!觉得有用,欢迎点赞❤️❤️❤️让我们携手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