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的“中国原子弹之父”,现在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媒体中的观点至少是7种,比较常见的是5种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
1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钱三强说,最早的观点认为,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这个观点从上世纪60年代出现,由法国人最先提出。
2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邓稼先说,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呼声很高。
邓稼先
3聂荣臻说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理由是他领导整个国防科技事业,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4、群体说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钱三强本人也持此说,他认为“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决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钱三强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5、无“之父”说,认为中国核事业的每次成功,都凝聚着集体的奋斗和创造,荣耀不属于哪个人,却属于每个人,属于每一个在这条战线上埋头苦干的无名英雄。
趣话君的个人观点倾向于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理由是:
1、1937—1947年,他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从事研究,他与何泽慧、微聂隆的重大成果,是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和和四分裂,在取得重大成果后于1948年回国。
钱三强
2、1949年3月,他参加代表团去巴黎出席一个国际会议,国家拨出5万美元,供他订购原子核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为中国核科学研究准备了条件。
3、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不久成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他任副所长,一年后任所长,中国的原子核科学研究条件大为改观。
4、1955年1月15日,在专门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他汇报了几个主要国家原子能发展的概况和我国情况,并用盖革计数器做铀矿石的演示。国家决定发展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
4、1956年成立主管原子能工业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后改为二机部),他任副部长,是副部长中唯一的科学家,1958年,他参与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建设。
5、1959年苏联单方面终止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专家后,钱三强作为研制原子弹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起到了关键作用。
周光召
当然,我们说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并不是否定其他科学家的功绩,邓稼先曾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此外,王淦昌、郭永怀、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等科学家,都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功绩载入了中国的史册。
谢谢阅读,你认为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呢?
谢邀!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朝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周文化的又一个奠基者,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人,一饭三吐,正是对周公贤能无比具体写照。
史载,武王姬发过早去世,成王年幼,周公便担当起了辅佐成王的重任,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相传周公有一次正在吃饭,突然有人前来拜访,周公来不及下咽口饭,急忙吐出来,害怕怠慢了访客,被传为千古佳话。
事实上,周公为周朝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尚书·大传》总结周公政绩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雒邑,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雒邑原为荒蛮不毛之地,破旧不堪,没有人烟,根据武王生前遗愿,周公执政五年开始营建雒邑,他亲自到实地进行勘察、选址和规划,把雒邑作为周朝一个重镇屯兵驻守,用以看管殷商犯人和震慑东夷诸国。
当年雒邑之地不光贫穷落后,而且民风低下,许多人品行不端,举止不正,为了扭转当地风气,周公在雒邑一边营建,一边对雒民用周礼教育培训,从思想上行为上提高了雒邑人的素质,有效地改变了雒邑的风俗习惯,可惜这种好的作风在周公死后被忘得一干二净,后来平王东迁,来到雒邑,看到街上行人衣着不整,言谈举止放荡,没有一点礼节礼貌,惊呼这就是我大周用礼乐教育出来的子民!当然这是后话。
由于周公对雒邑有设计建造之功,为了纪念周公对雒邑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在洛阳当地传出了周公许多佳话,加之周公本人确实为周朝长治久安和中华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更让雒邑人把周公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某种程度上讲,周公就是雒邑之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