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文化精华@♥♥♥爱的力量
大家好蜀道,我是“喔爱小咪”,是文化领域的作者。今天很高兴与大家聊古典诗词。有朋友问:难于上青天的最高深的理解是什么?是“难”还是“上青天”?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琢磨一番。思来想去,我发现“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的侧重点是“难”字,为什么这样说呢?
“难于上青天”这句话来自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原句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意思是,连接四川和陕西的道路太难走了,真是比上天还难。只有神话中的人可以上天,比如孙悟空、红孩儿那样的人。现实中的人是不可能走到天上去的。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夸张的说法——上青天已经是不可能了, 还有比“上青天”更难走的道路,可见“蜀道”一定是高耸入云,狭窄陡峭的。
“蜀道”也确实险峻,李白说“天梯石栈相勾连”蜀道、“黄鹤之飞尚不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连鸟都飞不过去, 猴子都爬不上去,这个四川到陕西的路也确实太险峻了,李白出一次四川好艰难呀!
后来的人们也用“难于上青天”这句话来形容做一件事情非常非常的难蜀道,几乎做不到。
不过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才有的现象,那时的科技还不发达,交通十分的落后蜀道。今天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了。从四川到陕西如今修了达陕、巴陕、广陕等多条高速路啦!还是今天的时代好啊,出门有汽车、火车、飞机可以乘坐。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做到日行千里,早去晚归。让我们有机会为时代唱唱赞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古松倒挂倚绝壁,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猴欲度愁攀援,青泥壑盘盘,百步九折索岩峦……这是摘自李白的诗句。
从诗的描述可能是秦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山的绝壁上,拿木棒打进去,再用藤条编织,拴紧。这是唯一从西安到四川的必经之路。剑客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剑门关,在四川跟汉中交界的广元。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侧身西望长咨蹉……剑门关只能侧身过,悬崖峭壁的险境,现在加固加宽,成了旅游景点,真佩服李白的才华和毅力。
得汉中者得西川,到了汉中,再去四川的路叫巴山夜雨。蜀道难,应该是秦岭到汉中这段路!
坊间有个笑话,说是孙中山死的时候曾经交代蒋介石:将来打不过外国人,就往四川跑,打不过中国人,就往台湾跑。
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四川真的是个坎。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历朝历代的诸侯们,如果没有宏图大志,守四川做一方诸侯可以说是十分滋润,仗着天险地利,易守难攻,坚持个几十年不在话下。刘备当年就是看中了天府之国的基业,纵然儿子是个傻瓜,也能安坐皇位几十年。
抗战时期鬼子当然想把四川拿下来,当时的国民政府从南京跑到武汉,又从武汉跑到重庆(当时的重庆属于四川),蒋介石一路跑,鬼子一路追,追到宜昌才发现,再往西走不太容易。
全他妈的是山,坦克大炮上不去,加上鬼子前期推进的太快,兵力分散,没有足够的力量继续西进,再说了,纵然打下重庆,还有成都,什么时候是个头!知难而退的鬼子选择了消停,只是利用飞机对重庆狂轰滥炸。
但鬼子并没有完全打消进攻重庆的念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初期高歌猛进,自信心爆棚,进攻重庆的计划又被摆上台面,1942年日军参谋长杉山元提出了以进攻重庆为核心的“五号计划”作战方案。
这个方案的重点在于从西安和武汉两路夹攻重庆,并借机歼灭国民党主力部队,彻底占领中国。
听起来很美,但是这个计划需要的支援十分庞大,为实施这一作战,日本参谋总部核算:共需16个师团和2个混成旅团的地面部队及2个飞行师团,其规模之大,将超过过去日军所发动的任何一个战役,需要从南亚和东北抽调兵力支援。此外还需要投入数量庞大的物资,主要有船舶10万吨、钢铁5万吨、汽油5万吨。以日本当时的国力,基本无法满足。所以虽然日本天皇对这一计划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可行性,一拖再拖。
1942年中途岛海战,日本损失惨重,这一计划更加成为泡影,坚持这一计划的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冢田攻中将,1942年底坐飞机由南京回汉口,途经蕲春上空时被中国军队第二十一集团军一三八师的高射炮击落,冢田攻当场完蛋,这一计划也跟着胎死腹中。
当然日本人也曾经做了试探性的行动,1943年日军企图攻占宜昌的石牌要塞,国民党第11师在师长胡琏的带领下,奋起反击,用身体和刺刀挡住了日本人的狂轰滥炸,守住了长江通道,此战日军投入10万人,伤亡2万5千7百多人,损失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艇122艘;中国伤亡1万多人。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