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交代一下大明的开国元帅徐达徐枝荣。徐达可谓洪武武将第一人,他早年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为朱元璋夺得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最终却由于背疽发作而死。关于他的死亡原因,野史中还有一种说法,说当徐达被召归京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已经开始逐渐康复,但是朱元璋听说后便亲自到府探望,并使用所带浸过白马汗的毛巾帮其擦背(据说白马汗有发的功效,身有创伤者勿用),结果最终徐达背疮复发而亡。也就是说,有人鉴于朱元璋所做的种种兔死狗烹的迫害功臣的做法,怀疑徐达也是被他害死的。
徐辉祖,徐增寿分别是徐达的长子和四子,而徐达的长女就是朱棣的皇后徐妙云,鉴于通过靖难之役,朱棣夺了自己父皇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朱允炆的天下,这一家人在朱棣,朱允炆叔侄的这场争斗中也是处境微妙,立场各异徐枝荣。
徐辉祖作为徐达的爵位继承人,一直忠心耿耿,努力的维护着朱允炆的法定地位,据说靖难之役,他曾参战,并做了顽强抵抗,但是最后由于朱允炆误判而被调回京徐枝荣。朱棣攻打南京时,他也进行了奋勇抵抗,可惜还是败了。朱棣进城后,他跪在徐达的祠堂里面,不愿出去迎接朱棣,朱棣问他话,他也不愿搭理。最终朱棣废掉了他的爵位,放他回了徐府。就他一生而言,可以说是内心纠结的,作为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子和爵位继承人,他没有尽到忠,虽然努力了,但是最终还是由于与朱棣的亲戚关系而苟活于世。而从另一方面而言,如果传闻是真的,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那他在忠孝间的抉择,也可能是被他自己所唾弃的。他心中的苦楚和纠结可想而知,这也造成了他在39岁的时候就早早的过世了。
相对而言,徐增寿就没有这么纠结了徐枝荣。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站队,并始终如一的坚持了下去。他几乎可以称之为朱棣安排在朱允炆身边的棋子。到了建文四年,朱棣的大军渡过长江,打到南京城外时,他竟然还公然准备里应外和。《明史·恭闵帝本纪》中就明确记载:“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据说当时朱允炆还亲自求证,因为他无法应对而被当殿斩杀,享年28岁。后来朱棣登基后,感念他的忠心,追封其为定国公。与其长兄相比,徐增寿算是活的潇洒的,虽说因此丧命,但也可谓要仁得仁。
总之,在那场涉及亲情和忠君的两难选择的事件中,徐氏兄弟的立场是尴尬的,他们各自做了自己认为对的选择,虽然都因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是相对于方孝孺那样惨死并波及家族,子弟的忠臣下场而言,还算是损失很小的徐枝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