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圣斗士星矢》 这部动漫是车田正美由星座引发的灵感,以希腊神话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动漫,漫画于1985年连载直至1990年完结。讲述了以天马座星矢为代表的年轻圣斗士们为了雅典娜与大地的和平与邪恶力量争斗的故事,是一部讲述爱与勇气的故事,爱可以使人强大,勇气可以完成理想,是一部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动漫五条人被复活!2《火影忍者》 这部动漫是日本漫画家岸本齐史的代表作,于1999年开始连载至2014年11月完结,作品设定在一个忍者的世界中,故事的主人翁鸣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励志成为火影。整个故事围绕着鸣人的奋斗、成长、鸣人的同伴们以及这个忍者世界的争斗和阴谋展开。3《海贼王》 这部动漫是由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于1997年开始连载,讲述了故事的主人翁路飞在香克斯的指引下励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海贼,并找到万众瞩目的One Piece,一路上他遇到了无数磨难,也结识了索隆、娜美、乌索普、山治、乔巴等一众性格各异的好友。他们携手展开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大冒险……4《名侦探柯南》 这部动漫是由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于1996年创作,连载至今…故事主要讲述的是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与毛利兰在游乐场被两个黑衣人灌下神秘毒药身体变小,于是化名江户川柯南一边寻找神秘组织的线索一边利用毛利小五郎解决了无数警方难以破解的案子!5《龙珠》 这部动漫是由日本漫画家鸟山明于1984年连载至1995完结,讲述了独自居住在深山的孙悟空遇到了收集七龙珠的少女科学家布尔玛,布尔玛为了得到孙悟空的四星球而带上悟空踏上了寻找七龙珠的一段传奇旅途。
文学书往往很厚,语言晦涩,对于耐性不高,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的孩子来说,是一件苦差事,但文学书籍阅读起来也是有套路的,学会了这几点,你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以前那些不解其意的大部头,原来是这么回事五条人被复活。
领会意思是培养兴趣最好的,也是唯一一种方式五条人被复活。
这些套路来自《文学课五条人被复活: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本书
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是密歇根大学文学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他的文学课程备受同学推崇,其原因就是扯掉了经典文学与俗世隔绝的外衣,看吧,名著读起来也可以接地气五条人被复活。
莎士比亚,圣经和格林童话是否具有共同点呢?
其最大的共同点大概是读者众多,且奉为经典或信条,因此被后世一本又一本著作拿来借鉴,从而拥有永恒的寿命。
到现在,我们其实读了一个又一个莎士比亚喜剧,圣经的故事和格林童话。每一本又都能引发出新的共鸣和思考。
不信?
让我们对比一下《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和基督的形象吧。
首先,想想基督有什么特点?
出身木匠,受苦受难,自我牺牲
喜欢与儿童相处
可以在水面上行走
面包,鱼,水和酒
背上有十字架
死后又在第三天复活
擅于讲故事和至理名言
拥有信徒,虽然信徒里面有一个叛徒
宽容,博爱,拯救世人
然后我们读到了《老人与海》这本书,主人公是个出身卑微的渔夫,运气很差,但很善良,他唯一的朋友是一个小男孩。这就对应了出身、受难、儿童、博爱、信徒这五条。然后老人发现了一条大鱼,独自一人与其殊死搏斗,受尽痛苦,他一直用至理名言激励自己。
“人是不能随随便便服输的,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
胜利后的渔夫拖着一个巨大的已经被鲨鱼吃光的鱼骨架回到港口,他的双手,双脚和肋骨都受了伤,肩上扛着破烂的桅杆,走在回家的缓坡上。桅杆就是他的十字架,他得到了救赎,最终被人们所相信,信徒增多,而这个世界也因此得到了一丝希望。这是一个关乎重生与救赎的故事。
没错,圣地亚哥老人无疑是典型的“基督式人物”。
经过对比,你会发现,不仅这一本书,大多数的奇幻小说如《纳尼亚传奇》,带有宗教色彩的冒险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甚至是现实主义文学《我为什么在邮局过活》,都或多或少有着《圣经》的影子。
这并非故意为之,而是经典的故事已融入文学发展的血脉之中,无可避免。
换句话说,世界上的故事,无非就只有那一个故事:
To be or not to be.
这就是《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本书的主要观点。
阅读厚重的经典书籍总是很困难?感到晦涩,不解其意,拖着迟迟看不完?也许你并没有找到它们的套路。
是的,文学作品也是可以有套路的,甚至跟流行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就是一本从这些浓缩的套路中体会作者深意的教科书。
那怎么读出其中的套路呢?
每一次的旅行都是探险
第一个关键词:“类比”。
当主人公踏上了一个未知的旅程,就可以类比成童话中骑士挑战恶龙救出公主的冒险故事。首先,主人公出发是有一个动力的,这在童话中是为了救出公主,但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可以是追求理想,寻找信仰,也或者是为了到末日火山那里丢掉一个指环。然后经历过一系列困难磨练,主人公得到了收获,指环对他来说已不重要了,因为他得到了其他东西:对怜悯仁慈价值的重新认识。所有的探险故事,其背后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即认识自我。
所以当书里出现了冒险者,未知的目的地,和冒险理由时,其背后的深意就是,主人公甚至整个环境一定会从中发现什么,得到改变。
再比如经久不衰的吸血鬼题材。吸血鬼代表了贪婪,肉欲,神秘,冷酷,一方从另一方中汲取养分,一方变得年轻,另一方则化为腐朽。当读到《漂亮朋友》,男主人公借用情人的地位飞黄腾达,而后者却因此遭受接连发生的不幸,我们就可以运用类比的手法,把它想成是一个吸血鬼的故事,是不是一下子简单多了。
《漂亮朋友》剧照
伟大的烙印
这里提到第二个很重要却很容易被忽视的手法:“象征”。
作者安排的情景总是与情节有一定关系的。天气,季节,地理环境,甚至人物身上的烙印。
春夏生;秋冬死;起雾神秘迷茫;降雪纯净新生;俄狄浦斯是个瘸子;哈利波特头上有疤;钟楼怪人长相丑陋;艾斯米兰达生而貌美,皆是为了故事情节的象征作用。它们可以根据情境象征多个意向,在不同情境下也不尽相同。因为丑陋不仅可以代表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有时也可以反衬劳动人民的美丽心灵。
《巴黎圣母院》2012年海报
而从这方面再往下深入,就来到了第三点:“引申”。
即某一事件或特征不仅有所象征,更有推动情节,提升主旨的关键性作用。比如故事中出现了“盲人”,那你就要注意了,因为作者很可能要搞事情了。这是一个线索,使故事具有限制,会造成一些特殊事件,所以盲人出现不会是无意义的,作者很可能要引出另外一种“视觉”,一种超出自然规律的“视觉”。
又或者“病痛”。在以前肺痨对于大多数人带有神秘之感,患者因面颊苍白消瘦而变得惊艳,而且致命,所以常被赋予浪漫色彩。疾病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但往往不仅如此。
在《黛西米勒》中,女主年轻活泼富有生气,男主阴冷腐旧固执,是完美的“吸血鬼式的人物”,黛西被男主吸引,渴望进入上流社会,当她兴奋地来到罗马,男主却装作不认识她与她擦肩而过。黛西很快患上了“罗马热”,一种因空气污浊或蚊虫叮咬产生的疾病,即“疟疾”,不久身亡。“罗马病”是美国姑娘黛西跟罗马旧贵族的不协调所致,跟故事情节恰到好处,这暗示了她年轻生命的陨落,也是其活力与旧世界的腐朽矛盾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类比,象征和引申,牢记这三点,就像给你一把钥匙,你多试几次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那一把,打开阅读文学书这扇陈旧的大门。
另外阅读经典具有非常强大的即时效果。就像前面说的,所有的书都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我们读一本书,希望看到新奇的东西,也需要看到一些熟悉的东西。与以前读过的故事有类似的地方,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对比。
如果一本书能兼顾到“新颖度”和“熟悉度”,那就会营造出一种和谐,具有可以探究的角点,甚至会将之前的旧故事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同一个故事才能产生出一万个哈姆雷特来。
这也许就是文学史上一直在做的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