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过《甄嬛传》吧,一定都看到了那位中宫皇后,相信很多人对她的印象也一定很深,因为这个女人贯穿了《甄嬛传》的始终胤禛嫡妻。从第一集皇后在宫里出现,一直经过了76集,直到最后一幕,她在冷官中被甄嬛奚落后,于绝望中死去。观众很感慨,皇后华丽的人生,却在悲伤中落幕。

胤禛嫡妻:雍正皇帝的头号甄嬛是谁?

胤禛嫡妻:雍正皇帝的头号甄嬛是谁?

说到这里呢大家觉得电视剧中的中宫皇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评判标准。我认为,甄嬛传中皇后性格是胤禛嫡妻:

胤禛嫡妻:雍正皇帝的头号甄嬛是谁?

一是表里不一。她善于伪装,而且手段隐秘,很难看出来。就说她和华妃的关系,大家对跋扈的华妃一向不满,这个华妃它的历史原型就是年妃胤禛嫡妻,年妃还是年羹尧的妹妹。几乎所有的妃嫔都厌恶华妃。

胤禛嫡妻:雍正皇帝的头号甄嬛是谁?

但是皇后却假装维护华妃,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持后宫的团结但其实她和华妃的矛盾最深,几乎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胤禛嫡妻。于是,她一有机会,就会暗中攻击华妃,打击华妃。

二是电视剧中的皇后隐忍不发胤禛嫡妻。这是皇后的另一个性格特点,不管受了多大的气,她都能忍下来。大概她非常知晓“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所以,当受到华妃冷嘲热讽的时候,皇后都是隐忍不发,自打圆场。

三是拉帮结派,玩弄权谋。皇后作为中宫之主,最具备拉拢人、利用人的机会和条件。她先是拉拢齐妃,为了控制她的皇子弘时,也为了牵制华妃;接着,皇后又收买安陵容,帮助其得到皇帝宠爱,以牵制甄嬛;最终,皇后为了自保,竟然利用皇太后的地位,下达了临终懿旨: “不许废后” ,以图自保。

四是手段阴狠。皇后为了达到掌控后宫的目的,费尽了心思。首先,她采用非常手段,害死了雍正帝的纯元皇后。接着,皇后为了控制华妃,在华妃身边安插了宫女福子,但这个阴谋被华妃识破,福子成了她们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皇后就连自己的心腹祺嫔也不放过,竟然在她身上的珠串中放进了麝香, 目的是不让她得宠怀孕。而当祺嫔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便一脚踢开。

刚才说的是电视剧中的头号甄嬛,那么历史中雍正的中宫皇后,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皇后必须是出身名门。这点太重要了,恐怕是能够成为中宫皇后的最基本的条件了。而雍正帝的中宫皇后是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乌喇那拉氏,不仅姓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就其父亲的官职来讲也很高。她的父亲是康熙帝身边的人,叫作内大臣。从一品。”这已经是很显赫的出身了。在胤镇还是皇子的时候,康熙帝思虑再三,把她指定为胤禛的嫡福晋,可谓实至名归。

不仅如此,康熙帝对于自己的那些皇子们都是这样的要求,那就是他们的嫡妻一定要出身名门,侧福晋倒是可以降低条件。

雍正帝即位后,在册封她为中宫皇后。我们在《甄娱传》中看到好多这样的镜头,出身寒微的安陵容在宫中备受冷眼,而出身高贵的华妃,因为有年羹尧为靠山而飞扬跋扈。所以,在皇宫里也是拼出身的,并不是俗话所说的“英雄不论出身"

第二是具备优良的品德,素质好。这又是一条很关键的条件,也就是讲的自身素质。雍正帝这位中宫皇后是非常孝顺的。胤禛的福晋,不仅问安及时,而且态度好,婆婆看着很顺眼。所以,在给她的册文中,夸赞皇后对皇太后极为孝敬

而且康熙帝对这位儿媳妇是有印象的,因为是康熙帝亲自选中的。康熙六十一年七月,当时的乌喇那拉氏还是一位王妃,在拜见公公的时候,康熙帝非常满意,觉得她不仅识大体,又很孝顺,低眉顺眼,表现出一位大家闺秀的特殊气质。

第三皇后非常的仁慈。真实的雍正皇后对待下人是很宽仁的,对待妃嫔的态度,那就四个字“公平竞争” ,她并不因为自己是正妻,就霸道专宠,大家公平竞争,尤其不干涉丈夫到别的女人屋里去;对待下人,太监和宫女,也是四个字“和蔼可亲” ,这些下人都不容易啊,皇后非常善解人意

再比如,对待熹贵妃,当时虽然她是副职,地位低下,但是由于她生育了弘历,公公康熙帝又很看重她,所以,为了将来着想,皇后丝毫没有偏见,把小弘历看作是自己生的一样。这使得熹贵妃母子非常感动。

为皇后盖棺定论。对于那拉皇后,在她死之后呢雍正帝怀有更多的感情是敬意,这是毋庸置疑的。雍正帝为皇后上了最理想的谥号,那就是孝敬皇后, 在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崩逝后,乾隆帝替父实现了这一愿望把她和雍正合葬在一起。为皇后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