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相扑选手,第一印象就是“胖”相扑运动员!而且是胖的出奇,有些事情甚至都没有办法自己完成。日本相扑选手是“短命”的印象,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平均寿命并不高,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相扑运动员:日本相扑选手那么胖,他们能长寿吗?

历代横纲寿命从第40代横纲到第59代横纲,最高的寿命为82岁,最低的27岁就死了相扑运动员。一般来说,有钱人一般活得都比较长,毕竟经济条件好,能够获得更多的照顾。日本横纲都是有钱人,可是寿命来说,与日本的平均寿命严重不匹配,甚至成为“短命”群体。

相扑运动员:日本相扑选手那么胖,他们能长寿吗?

相扑选手为何寿命短相扑运动员?那么为何日本的相扑选手寿命比较短呢?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相扑运动员:日本相扑选手那么胖,他们能长寿吗?

想要成为相扑选手,首先就要想方设法的增加自己的体重,因为体重在相扑比赛中有着决定性优势相扑运动员。所以相扑选手在年轻的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体重,会食用许多高卡路里高热量的食物,并且有许多应酬,会大量的饮酒,加上激烈的训练,造成身体损伤严重。很多相扑选手表面看起来毫无问题,可是身体骨骼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扑运动员:日本相扑选手那么胖,他们能长寿吗?

这样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导致许多相扑选手出现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症状,并且由于身体过于肥胖,脂肪会压迫血管以及气道,有些人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特别是睡觉的时候,睡着睡着就听不到呼吸了相扑运动员。

虽然相扑选手会在退役以后进行减肥,可是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一般30岁以后的相扑选手,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上述的疾病。并且年轻时候的生活习惯,会导致相扑选手的肝脏受损,这些都会对心脑血管造成负担,在年老之时,就会引发疾病。

另外一个方面,日本相扑选手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并且承受着很多压力与精神负担。特别是段位较高的相扑选手,在制度上是有一定的倾斜的,但是一般不允许败,只能取胜,甚至有人连败以后,不得不面临退役的选项。

所以相扑选手难以长寿也是正常,只是因为能够赢得许多金钱和荣誉,日本向往相扑的人也不在少数。

欢迎关注日本二三事!部分文章介绍:《 未破悬案:3亿日元不翼而飞,日本历史上的完美犯罪》

《未破悬案:翻译《恶魔之诗》,日本教授预言自己死亡》

《未破悬案:日本主妇在神社神秘失踪!疑点重重》

和一些标志性日本文化一样,相扑(扑,读作pū);日文是すもう,英文读作sumo;这是一种来自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形式。

相扑;顾名思义,就是“相互扑打”,禁止用脚踢对方;在中国古代,宋代以后,这项运动逐渐被“摔跤”所代替;

日本引进相扑很显然是在唐朝以后,由“遣唐使”带回日本;不过,相扑成为日本“国技”的历史不长;大约是二十世纪初,在一次欢迎朝鲜使节时表演了相扑;此后,相扑在日本就称为“大相扑”。

严格来说,相扑在日本不属于“竞技类”体育;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民俗或者说文化传统;说白了,日本的相扑虽然在形式上和西方的“拳击”差不多——

相扑有自己的“俱乐部”(日本叫“部屋”);俱乐部有“亲方”(师父或者教练);每年,“部屋”的“亲方”都要在日本全国各地的小学去挑选“可造之材”。

一旦被选上,这些孩子们首先就要进行一番“填鸭式”进食以便增加体重;除了吃饱喝足,就是睡觉——因为相扑运动员和其他体育运动员不一样,体重是“一票否定”。

相扑运动员个个都是都是大胖子;不过说来也怪,这些大胖子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而且退役之后,马上会减轻体重,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

相扑运动员的比赛,大家通过电视直播看了不少,这里也不多说;只是介绍一下日本民间相扑表演的大致情况——

相扑表演,在一个直径4.5的圆形的台上进行;这个台子下用木头支撑,使得观看者看表演更加直观;

比赛表演的前一天,人们在台下摆放着酒、粟子、面粉、大米、水果、盐等等,平安祈福。

由于相扑是“无等级差别”的比赛,即不是运动员体重分级;因此,如果一个“小胖子”扑倒了一个“大胖子”,观众掌声雷动,一片喝彩声。

现代相扑,也就是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以后,规则更加严密,比如说禁止运动员踢打对方,更不可能将对方打得鼻青脸肿如同拳击。

日本的相扑,西班牙的“斗牛”都是非常古老的民俗;西班牙的“斗牛”有点儿惨不忍睹,经常受到动物保护者的诟病;而日本的相扑表演至少不会伤害到运动员本身,因此深受日本人喜爱。

前面说了,相扑运动员“大胖子”一旦停止这项运动,体重就会恢复正常而不必担心有高血压以及代谢类疾病;因此,相扑“大胖子”也用不着担心没有女朋友。

各地都有自己的民俗,都有各自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