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怎么死的:如果当年岳飞不死,死的是秦桧,赵构会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吗?

赵构当然想支持岳飞北伐了,但是实力不允许啊,如果当时的南宋有与金国抗衡的军事秦桧是怎么死的、经济基础,那赵构恨不得御驾亲征呢。要知道“靖康之变”初期,康王赵构在金军大营做人质的时候可从来都没有怕过,他本人也是文武双全。面临如此的国仇家恨,赵构怎能不想复仇?

秦桧是怎么死的:如果当年岳飞不死,死的是秦桧,赵构会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吗?

秦桧是怎么死的:如果当年岳飞不死,死的是秦桧,赵构会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吗?

但是南宋刚刚建立之时秦桧是怎么死的,“中兴四将”等重要将领,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平定流寇作乱,稳住南宋的阵脚,同时还要防御金军的再次南下。南宋基本稳定之后,又疲于安抚流民(说出来可能大家难以接受,但是绝大部分南宋百姓是抵制北伐的,人家在南方安安稳稳过日子,凭什么去收复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北方失地呢?),同时,金国以及其扶植的伪齐政权不断向南侵犯。所以,赵构执政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维护南宋稳定,来自北方的侵略只要能够抵挡就行了,根本没有北伐的实力。

宋孝宗即位之后,倒是锐意北伐,但是也因为国内一系列的复杂问题而没能取得什么成就,清朝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又分析了南宋后来的北伐结果:“而后之力主恢复者,张德远一出而辄败,韩侂胄再出而又败,卒之仍以和议保疆”秦桧是怎么死的。所以,在赵构执政期间,他不是不想北伐,着实是只有与金国议和才能保住这仅有的半壁江山,否则宋朝将再次面临灭国之灾。

谢友邀

秦桧是怎么死的:如果当年岳飞不死,死的是秦桧,赵构会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吗?

很纳闷秦桧是怎么死的,连南宋朝廷和南宋人视岳飞为长城这一基本史实都不知道的人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出没在关于岳飞的话题下

秦桧是怎么死的:如果当年岳飞不死,死的是秦桧,赵构会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吗?

秦桧是怎么死的:如果当年岳飞不死,死的是秦桧,赵构会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吗?

秦桧是怎么死的:如果当年岳飞不死,死的是秦桧,赵构会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吗?

简单作答

直接把岳飞比作“长城”:

“……师行所向必克……隐然为长城矣……太上倚公为重秦桧是怎么死的,以图恢复……”~《武穆谥议》

“……平居忧国,无所不为,征讨出师,慷慨勇往……每战必捷……当时若有如飞者数、十辈布置边庭,是真所谓万里长城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龟鉴录》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赵构想要杀掉岳飞,按强加在岳飞头上的罪名,如果真想杀掉这样一个既不听话又无实权还想谋反的文散官,赵构不会耐心地等上两个半月,然后在案情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于绍兴十一年除夕夜匆忙下旨杀掉岳飞

绍兴十二年春正月,“戊申,御使中丞万俟卨、大理寺卿周三畏同班入对,以鞫岳飞狱毕故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四》

赵构询问岳飞案情的第二天便是古人最看重的节日“元宵”,此时距岳飞死已经过去十四天。如果是赵构下诏杀岳飞,他就应该十分清楚岳飞案详情,有足够的时间下诏惩罚岳飞案的其他牵连者,他也就不会赶在元宵节前一天来听取和处理这种不祥之事

赵构在这件事中负有的责任是“此为不能保全功臣者说也”~何(亻甫)

赵构与张戒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七.本朝一》

赵构偶尔会流露出一点恢复故疆的愿望,但是从骨子里赵构已经厌倦了担心受怕的日子,赵构的心思被耿直人张戒一语道破

建炎~绍兴八年赵构一向战和不定,有时看他前脚派人去金国讲和,后脚抽空就让岳飞去收复点失地;大家以为老九从此刚了起来,没想到他马上就又派人去金国送礼递降书

这种情况持续到绍兴八年三月秦桧复相

张戒能看穿赵构的心思,心理学大师秦桧自然也行。绍兴八年六月金国主动派乌凌思谋赴南宋议和,秦桧利用这一契机欲擒故纵,以三个三日为期试探并强化了赵构议和决心

赵构在绍兴八年和绍兴十一年两次宋金议和中的表现使秦桧完全明白了赵构的想法~只要能保半壁江山,干什么都可以

打仗的时候才能体现长城的价值,“和平”时期,长城可有可无。人形长城毕竟不能用于旅游开发

北宋时期秦相公便以精于庶务被同事亲切地称为“长脚”。不过,事实证明,采购物品、组织聚餐跟战争时期治理国家、整顿军备完全是两码事

建炎四年,秦桧带着老婆、婢女、仆人、老手下,五个人杀掉金军看守携带三千多斤铜钱回到南宋做了礼部尚书,不到一年,绍兴元年八月二十三秦桧拜相

秦桧的才干在初次任相的一年中展露无遗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八》

桧不知治体,信任非人,秦桧根本不懂怎样去治理一个国家,拉帮结派倒是一把好手,他所任命和亲近的官员都不是些啥好玩意

乃以苛刻为务事,图减削过为抑裁,秦桧以为暴敛苛责就是财政开源的唯一途径,把不论能减不能减的开支一律削减,以为这样就是节流

党羽既植,同门者互相借誉,异己者力肆排摈,秦桧一伙互相赞美提拔,对于异己者又大力排挤罢黜

赵构对秦桧的表现大失所望,在罢相褫词中说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八.挥麈后录》

耸动四方之听,朕志为移,秦桧任相后便拋出了那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与金国和平共处的理论,害得朕差点就信了他的鬼话,失去恢复中原、迎回二圣的雄心,现在朕醒悟过来了,“朕是北人,将安归”?

建明二策之谋,尔材可见,秦桧提出两相分工,一主内,一主外,秦桧自认不擅军旅事,要求主内,结果搞了一年后,内政极度糟糕。这家伙的才能如何,朕算是看清楚了

谕朝廷终不复用,仍榜朝堂~《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五十一》

鉴于秦桧的种种不良表现,赵构晓谕朝臣,秦桧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朕当着大家的面发个毒誓,永远不会让这家伙复出任职,若违此誓,终身不举!

绍兴七年,在张浚和赵鼎的乱斗中,秦桧复出做了枢密使;绍兴八年三月,秦桧复相

秦桧在漫长的混吃等死时期终于想通了:“治国俺不行,俺的优势就在于跟金国有关系啊”

绍兴八年三月复相,四月,宋金议和条款便已经形成文书下发到金军高级将领手中,六月,金使到达临安,宋金正式开始议和谈判

无论人品、出身、学识、威望、才干,秦桧做宰相都不够格,可是自从绍兴八年借用宋金议和挤走了赵鼎,秦桧独相至死

秦桧的相位来自于议和,独相的地位也是因议和而得到保证,如果南宋真的打败金军恢复故疆,他这个议和宰相自然失去了用武之地

既然权力来自议和,秦桧就一定会想办法满足金国提出的任何要求,以求达成和议。不追求利益的和议不是和议,而是无条件投降

万一,哪一天主战派死灰复燃,又说动赵构兴起恢复的念头,秦桧何以自处?

于是,早就动了杀机的秦桧在南宋单方面落实割地、纳贡、遣返归正人期间,“以手书付狱”杀了岳飞,彻底断了主战派和赵构的念想

现在韩世忠、刘锜都被撸了,岳飞被杀了,张浚、赵鼎都被赶走了,三省库和镇江、太平州、池州、芜湖等要地的军需库都被一把火烧了,人心也都冷了,还拿啥玩意去跟金军打?人都杀了,大不了把俺也杀了替岳飞报仇呗,反正不做宰相俺活着也没劲,只是……俺死了,金大爷会不会多心?谁又能代俺替陛下与金人交涉呢?

陛下,不要再三心二意想着留后着了,你就乖乖地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