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美女如云山中那个女人,从底下的一众奴婢丫鬟到上面的千金小姐,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美。但如果说到谁是《红楼梦》中最美的女子,我们很自然地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原因很简单,这二人是整部书最重要的、出场最多两位女主角,又与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有着极其重要的干系,因此说她们二人最美,似乎是历来读者的一种共识。

山中那个女人:《红楼梦》里最美的女人是谁?

诚然,林薛的美丽各有千秋,单就二人比较起来,的确难分高下山中那个女人。

山中那个女人:《红楼梦》里最美的女人是谁?

先看林黛玉的出场山中那个女人:“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如果仅从曹学芹对林黛玉的这段人物描写来看,对于林的外貌之美,其实写得很含糊,很不具体,除了具体写到了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其余的描写都比较笼统,因此就这段文字来看,与其说这是曹公对林的外貌的描写,不如说是对林的整个精神气质的一种描写。林黛玉整个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娇弱”之美,也许林黛玉这样独特的个人气质更合“宝哥哥”的心意,用现在的话说“宝哥哥”与这样的美女更“来电”,所以,至少在宝玉的眼里,林黛玉的出场,堪称惊艳。而我们读者,自然大多会随着书中主人公的喜好,对林黛玉的美遐想连篇。但因此就说林黛玉是书中第一美女,似乎有些主观片面,缺乏一点说服力。

再看薛宝钗的出场。曹学芹对宝钗的外貌描写更简单随意,只是寥寥如下几笔:“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杏。”这样的描写甚至还不如描写林黛玉时更有特点。“脸若银盆,眼如杏”,这样的女子何止千千万,所以,薛宝钗的美,很大众化,没有特点,没有林黛玉一出场就眼前一亮的感觉。可能为了弥补薛宝钗出场时的过于平淡,曹学芹后来又借贾宝玉的视角突出了薛宝钗的“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山中那个女人、 “品格端方,容貌丰美”、“雪白一段臂”等等,甚至贾宝玉还把薛宝钗比作杨贵妃。总之,薛宝钗之美,同样不同凡响。但仅仅就凭这些,就称薛宝钗为书中最美的女子,似乎也有些牵强。

其实,无论林薛,都有其美的一面,也有着自身的一些致命的瑕疵山中那个女人。林黛玉之美,是一种“娇弱病态”之美,这样的美女,终归不是健康的,有活力的,所以这样的美女再美也难称完美。而宝钗,既然有人把她比作杨贵妃,自然不是什么好话,至少说明她体态偏胖,这样的美女也不大符合大众的审美观。所以,二人美则美矣,但要想在美女如云的贾府里独占花魁,都还欠缺一点说服力。

其实《红楼梦》中真正堪称第一美人的人是秦可卿。“贾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全书对于秦可卿的外貌描写就只“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柔和平”这一句。这句描写是从贾母的视角中发出的,而贾母的眼睛又是红楼全书中最毒的。每看到好看的女孩孩,她就极其地喜欢。秦可卿这个重孙媳虽然并非是她亲孙子孩子的媳,可她却喜欢得无以复加。不单贾母,合府上下,上至贾母、王夫人,下至丫鬟婆子,似乎就没有不喜欢秦可卿的,即便是心高气傲、自视甚高的王熙凤,都对她青睐有加,另眼相看。可见秦可卿之美,是十分出众的。之所以描写的笔墨稀少,当然缘于她是书中次要人物的缘故了。如果浓墨重彩去表现可卿,自然有喧宾夺主之嫌,所以曹学芹对她的外貌描写当然比薛林更加经济。

红楼中最能衬托秦可卿美貌的是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贾宝玉在秦可卿房里睡觉,魂悠悠竟然做了许多奇怪的梦,被警幻仙姑传授云雨之事,后来竟跟秦可卿有肌肤之亲。梦中的秦可卿在贾宝玉眼中兼具宝黛之美,“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有如黛玉”。这样的美女,完全含盖包裹了薛林二者的美貌,怎不让贾宝玉心动?梦由心生,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秦可卿之美含盖甚至超越了薛林二位的美貌,所以才美得竟至于让少年贾宝玉魂牵梦绕,并最终导致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梦遗”。可见,秦可卿之美,远在薛林二位之上,要不然,梦境中的美人,何以不是薛林的其中一位,而是比他还大许多的侄儿媳妇秦可卿。当秦可卿的死讯传来,贾宝玉悲痛欲绝,最后竟至于吐出了大块的血,可见,秦可卿在贾宝玉心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即便从贾宝玉的眼光来看,说秦可卿是红楼中最美的女子也不过分。

在我妈把许姨娘请到家里帮忙收稻子之前,我根本不认识她。

山中那个女人:《红楼梦》里最美的女人是谁?

那次正值‘双抢’农忙,父亲在船队工作回不来。

山中那个女人:《红楼梦》里最美的女人是谁?

我妈就请许姨娘来帮忙。

许姨娘穿着一件镶着花边的白衬衫,齐耳的短发,显的干净利落。

她的话很少,对人也温文而雅,就象城里的文化人似的。

她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是许姨娘的儿子,长的白白净净,不过好像是哑巴,不跟别人说话。

我好奇许姨娘母子的身世,就跟我妈打听。

我妈叹了口气,说许姨娘命苦。

许姨娘也是农村出来的。

当年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干农活、织渔网都是一把好手。

后来经人介绍,嫁到了镇上的食品站。

她男人姓钱,是食品站的职工。

九几年全国都在搞改制,公家饭吃不安稳了。

男人活泛,主动下岗,揣着钱去上海做生意,当起了小包工头。

许姨娘当时刚生孩子,就没有跟过去。

后来孩子大了点,许姨娘想去上海,男人总是推三阻四说不方便。

没过多久,男人在上海养了女人的消息就传到许姨娘的耳朵里。

许姨娘气不过,带着儿子去了上海。

男人嘴硬,耍赖不承认。

许姨娘索性就住下不走。

男人背地里还偷摸的跟小三来往。

终于有一次,被许姨娘给堵在了床上。

这下撕破了脸,男人反而耍起横了。

他逼许姨娘离婚,许姨娘不肯。

男人索性把小三带进了出租屋。

他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和小三羞辱打骂许姨娘。

许姨娘软弱,她怕离了婚,孩子就没爸爸了,所以就忍着。

可男人吃了秤砣,铁了心。

许姨娘越是这样,男人的打骂就越变态。

终于有一天,男人的拳头落到了孩子的身上。

许姨娘扑到孩子身上,挡住了拳头,放声大哭,同意了离婚。

许姨娘回来之后就疯了。

她这疯病和别人不一样。

外表看起来,许姨娘和平常人没区别,说话做事都正常。

唯独有一样,她经常会在镇上的菜市场摆摊卖玻璃瓶子。

做出这样奇怪的举动,是因为离了婚,没了生活来源。

当时啤酒瓶拿到废品收购站能卖一毛钱一个。

她捡的那些普通瓶子,一分钱一个,废品站都不一定收。

可她觉得那些瓶子漂亮,废品站为什么不要呢?

废品站不要,她就把瓶子洗刷干净拿到菜市场摆摊卖。

镇上的人都知道她是怎么回事,偶尔口袋有闲钱了,想做个善事,就会丢个块儿八毛的,买个瓶子。

村头的四叔人老实,四十来岁还打着光棍。

有人就撮合他俩一块过。

四叔这边没话说,满口答应。

许姨娘也禁不住劝,同意了。

本来这件事情,看上去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可没料到这段婚姻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新婚那天夜里,孩子被抱到隔壁房间睡。

许姨娘见不到孩子,就和四叔大吵大闹发了癫。

许姨娘就像发了疯的野兽一般,对四叔又抓又咬。

四叔拦不住,被弄的遍体鳞伤。

没办法,只好打开了房门,放她出去。

许姨娘冲出房门,抱着熟睡的孩子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

以后的时日里,我还常常看到许姨娘的儿子站在码头上。

他总是穿的整整齐齐,白白净净。

码头下的河岸边,皮肤白皙干净的许姨娘正用细竹棍扒拉着漂浮在河里的玻璃酒瓶。

捞上来的玻璃瓶,许阿姨会蹲在台阶上细心的洗干净,然后整齐的堆放在一起。

整个过程中,许姨娘隔个三五秒,就会抬头与儿子对视一眼,许姨娘微微一笑,孩子也跟着笑......

(许姨娘母子长的和《团长》中的上官戎慈母子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