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夲布衣,躬耕于南阳马嘉韵。这是诸葛亮说的,绝对没错。王莽时期改宛县为南阳县。《襄阳耆旧记》说:南阳城南九十里,有晋尚书令旧宅。今南阳南新野有晋尚书令乐广故居。有此可知三国之宛城又叫南阳城,“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是躬耕于南阳,难到是躬耕于襄阳的隆中吗?
另外,南阳卧龙岗又为《三国志》所记载的隆中地马嘉韵。因此卧龙岗为躬耕地,不存在任何争议。理由如下。中国最早的古词典《尔雅.释山》记述:“宛中,隆"也。即宛城一隆起高地,谓隆。宛中隆即宛城隆中(今南阳臥龙岗)。由于宛城隆中的特定地貌,以山的概念被收录于《尔雅》释山篇,故又称隆山。例:此书中所记“河南,华"。即谓水之南岸的西岳华山。此书著于秦汉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不存在任何人为操作之嫌。因此真正的古隆中,就是现在的南阳卧龙岗。刘弘所写的“于沔之阳,登隆山远望″。中的隆山也总算露出其真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