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失乐园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47秒前苏联核泄漏,一声巨响,惊醒了熟睡中的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
一分钟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二消防队接到火警电话,对方称“切尔诺贝利第四反应堆发生火灾”,于是第一批消防队员紧急赶到现场进行扑救前苏联核泄漏。
(四号反应堆爆炸现场 剧照)
火势凶猛前苏联核泄漏,第二批消防员又随之赶来灭火。27日早上,除了反应堆内部的火苗外,其它明火都已扑灭。
但是在扑救过程中前苏联核泄漏,消防员和现场的营救人员感到头晕,恶心,并伴有呕吐。
大家以为是连夜救火,劳累过度所致,随即208人被送往医院前苏联核泄漏。第三批营救人员随即顶上。
由于当地政府和切尔诺贝利的负责人模棱两可的态度,在场的营救人员的消防员都以为是场普通的火灾,前苏联领导人和核方面的专家,也被报知“这是火灾而已,核反应堆安然无恙”。
被送到医院的208人中,有31人当场死亡。并且死亡特征不像是烧伤,而是更像是收到了严重的核辐射。头发大量脱落,皮肤呈现红色并流出绿色液体。
(核辐射患者)
与其接触的医护人员也有恶心,呕吐的感觉。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同时,有核物理专家在普里皮亚季市的土壤中检测到致命量数百倍的核辐射,而且核辐射量还在不断升高,但是他们却认为是测试仪出现了问题。
(高辐射的土壤)
第二天,瑞典的某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发现有异常的辐射粒子附着在衣服上,然而却不是本核电站,所以瑞典就推断是苏联核电站发生泄漏。
于是瑞典就通过外交向苏联求证,但是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同时,前苏联当局禁止医生在救护人员和消防员死亡证明文件上提及“放射线”的死因事实。
四号反应堆爆炸后的48小时苏联政府才开始疏散民众,但是为了安抚庆祝“五一”的三万五千名群众,并没有把核反应堆爆炸的消息向他们告知。
虽然撤离,但是民众已经吸收了大量的辐射。一周后,瑞典再次传来消息“他们在瑞典境内检测到了大量的辐射云,而且这辐射云是从切尔诺贝利飘来的”,随后西欧,南欧,中欧,北欧国家都反映有核辐射尘埃出现,这时苏联政府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迫于压力的苏联政府向外部公布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爆炸事故。同时也加派大量人员,以及七千多架军用直升机进行火势扑救。
反应堆中有800多吨石墨很难扑灭,然而更棘手的是核裂变更是难以停止,因此数月之后,反应堆的大火才被扑灭,辐射也被初步控制住。
为了防止核辐射继续蔓延,苏联政府在四号反应堆上建造了一个有钢筋混凝土铸造的巨型石棺。
但是,灾难却依然在蔓延。 随后苏联政府把四号反应堆半径30公里的范围化为隔离区,把范围内的所有居民全部强行撤离,并禁止一切闲杂人员入内。
(四号反应堆的石棺)
当人体暴露在500伦琴的核辐射时候,一个小时内就会死亡,而这次核反应堆爆炸事件,四号核反应堆内部的核辐射量高达30000伦琴,相当于美国在广岛投下400颗原子弹,也是首例被评为七级(事故最高级别)的特大事故(第二次是福岛核电站泄漏)。
在这次事件中,有90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5000多名儿童。然而,这数据只是冰山一角。
据不完全统计,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是这次核辐射的主要受害国,这两个国家人口超过6000万人。
仅乌克兰共有250多万人因切尔诺贝利而身患各种疾病,其中包括47.3多万名儿童。
这些受辐射影响的人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比之前增加了100倍,白血病患者明显增加,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显著升高。
除此以外,对环境的影响也令人触目惊心。核辐射对周边的土壤,水源,生物以及所有的建造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植被、动物都出现了畸形生长的特征。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切尔诺贝利地区变异的巨型老鼠)
为了减少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除法国外的欧洲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实行来自切尔诺贝利的食物限制,并要求至少执行限制20年以上。
如果说事故本身让人心灰意冷,然而苏联政府的态度更是让国民乃至国际社会看到了人性的丑陋。
苏联政府在事故发生后,就一直对普里皮亚季市的居民,对国民,还有整个国际社会刻意隐瞒,声称“这仅仅就是一场普通的火灾而已”。
当瑞典和其它受影响的国家纷纷来揭穿前苏联政府的谎言时,他们才承认是“切尔诺贝利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更让人气愤的是,苏联政府在事后的事故调查报告中依然在向世人隐瞒事实真相“1986年8月,INSAG基于苏联提供的资料与多位专家的证词,正式发表了首份调查报告,将事件归因于人祸。
报告中提到:在后备涡轮测试的准备与执行阶段,操作人员关闭了一系列保护系统,违反了技术操作最重要的安全规定。”
《NSAG-1报告(1986)》,把事故的起因归结于人祸,即技术人员的操作不当。
然而1991年,苏联核电安全委员会再次调查切尔诺贝利事件却提出提出不少新的观点,认为事故的主因来自反应炉的设计缺陷。
所以是设计缺陷、失误操作和事故后的处理态度共同造成了这场旷世纪的灾难。
虽有人可以进入旅游,但是必须全副武装专业的防辐射服,而且内部所有的物体,包括灰尘都禁止触摸。
所以,到现在为止,切尔诺贝利附近仍然是人类活动的禁区。
分享一段话: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并非我们会把谎言误认为真相,真正危险的是 我们听多了谎言会再无法分辨出真相,到时我们要怎么办,只能抛弃追寻真相的希望 而满足于编造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 我们不关心英雄是谁,只想知道 该责怪谁…”--------美剧《切尔诺贝利》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艾米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