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jí jī zhī nián,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古代女子结婚年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成语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结婚年龄;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13或者14岁的女孩子那叫“豆蔻年华”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娉婷袅袅十三余古代女子结婚年龄,豆蔻枝头二月花。”《赠别》(杜牧)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豆蔻原来比喻嫩芽,这里比喻芳龄十三岁的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丽年龄。

古人的结论很简单古代女子结婚年龄。及笄之年(15岁)就该出嫁了,但是女孩子最美好最纯洁的是豆蔻年华(13岁)。当然应该趁早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