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鳃鳗恶心:悲催的铊宝宝
今年7月,美国高速公路上一辆运输盲鳗的货车突然翻车,尬满全屏的粘液让警察叔叔不得不动用了推土机和高压水枪,场面一度十分壮烈七鳃鳗恶心:</post/794440/>
(并不是慢门作品七鳃鳗恶心。 图片来源:buzzfeed.com Phyllis Palmer / Via Depoe Bay Fire)
科学家OS:天哪七鳃鳗恶心!这黏糊糊的液体可是优秀的纤维原料啊!你们暴殄天物啊!
啥七鳃鳗恶心?这么难以名状的东西居然还能做成纤维?还性能优异?你莫不是被粘液糊住了脑子?
我们常用的纤维,按来源大概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其中人造纤维出名的很多,比如曾经是奢侈品的尼龙、舒适的莱卡、强度足以做防弹衣的凯夫拉等。这些纤维性能优异,但是生成条件比较苛刻。
天然纤维例如蚕丝、蜘蛛丝等,有很好的可持续性和生物兼容性,但是强度不高。于是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盲鳗那胶冻状的粘液。
(动图来源:youku.com)
盲鳗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分泌的粘液威力到底有多大?
作为在地球上摸爬滚打了几亿年的元老级生物,它有着神奇的功能:可以通过一百多个腺体和身体两侧分泌乳白色的纤维凝胶。这些凝胶和水混合后,能生成约20升的粘液。简直是游荡的粘液生产机。
(动图来源:youku.com)
于是科学家们索性拿起大勺,捣捣浆糊(误),努力把盲鳗粘液里的分子排列得更紧凑,让这20升的粘液不仅以量取胜,更要以质取胜:
这些粘液中的蛋白质,一开始的微观形状是卷曲螺旋的,像旋转楼梯一样。当科学家们给粘液添加了镁离子,这些蛋白质纤维的长度增加了一倍。这种伸展运动使得蛋白质由卷曲螺旋结构变成了β折叠。β折叠的蛋白质有利于和赖氨酸化学交联。当这两种物质结成联盟后,蛋白质纤维的刚度值up!
(化学交联后,结构更稳定了。 图片来源:chemistryworld.com)
至于科学家们怎么收集粘液的呢?盲鳗在捕猎、受到惊吓时会大量分泌粘液。所以有没有人脑补了一整个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上蹿下跳吓唬盲鳗的壮观场面?
(图片来源:chemistryworld.com)
显然这种方法不太靠谱,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阿里·米色瑞兹(Ali Miserez)和他的同事们用转基因大肠杆菌培育出了盲鳗粘液蛋白,并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给它改性,成为性能稳定的材料。
如果你受不了盲鳗粘液的暴击,也不想烧脑地将粘液改造成纤维,你或许可以尝试一下爆炒盲鳗——让味蕾来与这种神奇的动物深入交流。
(突然觉得盲鳗这种生物可爱了起来。 图片来源:wikipedia)
大自然中的动物品种繁多、数不胜数。这里只介绍一种明星动物,就是平头哥蜜獾。这是一种神奇的动物,除了睡觉,要么在打架、要么在打架的路上。打架饿了就去抓一条眼镜蛇充充饥,不错!再毒的蛇在平头哥眼里只是辣条。很少有动物园敢饲养平头哥,因为动物的维护费用太高,平头哥绝对是越狱高手。只要有点理性思维的狮子鬣狗都不会去惹平头哥,因为平头哥:“在下要么搞死两位,要么被两位搞死!”。“不要告诉我对方有多少人,只要告诉我打架的时间和地点!”这就是本篇的主人公平头哥蜜獾!人狠话不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