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悟空小秘书邀答杜甫是什么朝代的。
杜甫生于712年杜甫是什么朝代的,死于770年。唐朝建于618年,亡于907年。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虽然在杜甫离世之后杜甫是什么朝代的,大唐还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国祚,被称为“中晚唐”,但终究再也不复盛唐气象。
杜甫出生于大唐的开元盛世,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杜甫是什么朝代的。
青年时期,大唐进入天宝年间,杜甫开始争取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杜甫是什么朝代的。天宝六年(747年),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杜甫也不例外。之后,他“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过着贫困的生活。
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才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表示“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后被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此职。十一月,杜甫回奉先探亲,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声,原来小儿子竟饿死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避难,但他听说了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县级市)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但因为官小当时又不太出名,所以没有被囚禁。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但在肃宗身边,老杜也未获重用,并因参与营救房琯案,触怒肃宗,并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安史之乱期间,老杜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乾元二年(759年)华州及关中大旱,老杜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此后辗转漂泊到成都投靠朋友严武,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得知捷报,杜甫喜不自禁,手舞足蹈地写下人生最快乐的一首诗《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但大唐还是那个大唐,洛阳仍然没有老杜安身立命的地方……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又回到草堂。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故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但次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又离开了成都。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得益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过上了一段衣食无忧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虽然生活稍得安定,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思乡忧国情怀还是杜甫诗作的主旋律,所以,在此期间,他写出了这首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的《登高》。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又开始了新一段的颠沛流离,辗转于岳阳、潭州(长沙)、衡州(衡阳)一带。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开始逃亡之旅,时年冬天,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结束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享年五十九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