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不一定算高级知识分子 ,配得上高级知识分子称呼要有一定含金量,学术上要有一定建树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职称是一个专业技术称呼,衡量是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应该依据学位来确定,高级知识分子应该是博士、博士后和院士。如果依技术职称来确定是不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个标准不科学。导致高级知识分子群体泛滥。以中小学高级教师为例很多高级教师没有学位,有的高级教师是由原来的民办代课教师成长起来的。高级教师职称只能说明对你现在的教育教学水平考量和认定,并不真正代表其学术水平有多高。即便在大学校园里,如果没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授,也不能称为高级知识分子。

至今还是对“燔书阬儒”不怎么了解! 焚书坑儒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并非是将所有的书籍统统焚毁,也不是将所有的儒生统统坑杀。

换言之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只有了解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正原因以后,才能进一步讨论什么是“焚书坑儒”以及焚了多少书,杀了多少人的问题。

首先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秦始皇灭了六国,他的“万里长征”才仅仅走出了第一步;嬴政自称“始皇帝”,当然寄希望于他的江山能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延长自己的生命,最好是。能够长生不老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因此,一方面,这位伟大的帝王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修建陵墓;另一方面,又派出手下的满世界寻找长生不老的药方;

于是就有不少术士为了秦始皇开出的巨额赏金,四处奔波;当然,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长生不老的药方,因此这些人不过就得些骗子,有不少干脆就拿着钱人间蒸发;

受了骗的始皇帝勃然大怒,因此下令“坑杀”这些术士;因为当时的这些人都自诩为“儒生”(读书人),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就将“杀儒生”的锅甩到了秦始皇头上;

再来看“焚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随即统一了文字;统一文字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统一思想——怎么统一呢?

秦始皇下令将各国自己编写的历史书,还有专门传授巫蛊之术的书统统烧掉;同时,秦始皇保留了医书,农业方面的书;

如果说秦始皇一把火将前人所有的书籍焚烧殆尽的话,就不会有后来司马迁的《史记》,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也不会流传于世。

说白了,秦始皇是后世儒家攻击的主要对象,在他们看来秦始皇就是千古罪人——其实这个帽子应该给孔子才对;比如说孔子在编纂《诗经》时,将大量他认为“低级庸俗”的诗歌统统删除——《诗经》成了“洁本”, 但是文化也出现了断层。

秦始皇所做的一切都是史无前例的,他不需要孔子的思想,开创者也不会求教于儒家的。

现在多数教师确实诚惶诚恐,管与不管,处在两难的境地。教育大环境,老师感到为难。

教师想管,很大可能会引发麻烦,有时会让教师难以摆脱。

放假前发生了两件事儿,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一个学生根本就不写作业,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就是不写,对他又不敢动粗,也只有一个办法,把他请出教室写作业。事情总有凑巧的时候,这孩子的爸爸上学校办事,看到他的孩子在教室外边写作业,当时就勃然大怒,质问老师,为什么让他的孩子在外边?老是如实相告,家长不依不饶,非要讨个说法。讨个说法就是向教育局告老师。后来,经校长反复解释,老师赔礼道歉,才算完事。虽然没有告到教育局,我们这位老师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一个班级,有一两个学生不写作业,老师不管,就会发生传染,很快就有许多学生不写作业。我们这位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他没有得过且过,仍然管学生。他就换了一个方法,谁不写作业就打电话叫家长来。

一天,这个学生又不写作业,就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要家长来学校。家长也来了,拿起学生的作业本一看,马上暴跳如雷,抡起巴掌就狠狠地扇学生一耳光。响声清脆,如同扇在老师的脸上,弄得老师面红耳赤。

老师管学生,应该说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可是,现今这个时代,就这么简单的事儿,却给老师惹了很大的麻烦,管与不管,老师极其艰难。

假如老师佛系,面对问题学生,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学校绝不允许,老师个人的切身利益也不允许。

01:学校向老师要教学成绩,县管校聘要的是教学成绩,老师不努力教学,不认真管理班级,过不了聘任关。教学成绩很差,肯定要落聘,落聘就意味着丢饭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还是要冒着风险去管理学生。

02: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凭良心教学,凭良性管理班级,他们没有忘记一个教师的职业操守,尽管家长不理解,尽管学生不理解,尽管霸蛮肆意违反纪律,他们还是冒着风险为大多数学生服务。

03:关系到教师亲身利益的职称评定,也需要教师自觉地冒着风险管理学生。学生管理不好,校园欺凌制止不了,霸蛮学生驯服不了,班级的教学成绩肯定不好,教学成绩不好,老师的职称评定肯定受影响,老师的前途就受影响,怎么办?管,只要不出很大的格,只要不出大问题,教师还是去努力管学生。

无论怎么说,目前的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远远没有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胆子大了,认真了。他们的管理,是在不出事的前提下,去管理的。很多事儿束缚教师的手脚,很多事儿让老师胆战心惊,就是管理,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这么难管?为什么现在的家长这样护短?为什么老师总是遭到社会非议?这是需要学生,老师,家长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好,以后教师的教学工作就会越来越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