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鳃鳗虽然听起来像鳗鱼,但在分类上并不属于鱼类。鱼类指的是脊索动物门七鳃鳗、脊椎动物亚门、有颌超纲中的软骨鱼纲(如鲨鱼、蝠鲼)和硬骨鱼纲(绝大多数其他鱼)。而七鳃鳗在分类上则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无颌超纲中的圆口纲、七鳃鳗亚纲。七鳃鳗是一类非常古老的生物,最早的化石记录在5亿多年前的奥陶纪地层中就有发现。

七鳃鳗:七鳃鳗算不算是鱼类?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七鳃鳗:七鳃鳗算不算是鱼类?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七鳃鳗的侧视图和腹面图七鳃鳗。图片:fishbase.org

七鳃鳗因为身体两侧各有七个鳃孔七鳃鳗,又身形像鳗鱼,因此得名“七鳃鳗”,或又称“八目鳗”。分类上属于无颌超纲圆口纲,顾名思义,没有可活动的上下颌,不能张嘴撕咬咀嚼,只有一个圆盘一样的口。但不要小看七鳃鳗,它们的成年个体靠吸盘状的口吸附在寄主身上,舌演化成舐刮器,周围有一圈圈角质牙齿,非常锋利,能刮开皮肉,吸血吃肉,有的种类甚至会从身体内部开始,一点点将寄主吃光。

淡水中的欧洲七鳃鳗,图源七鳃鳗:arkive.org

但小时候的七鳃鳗远没有那么恐怖。七鳃鳗在淡水海水都有分布七鳃鳗,多数在淡水产卵,发育完全后回到海水生活。幼体七鳃鳗全身半透明,隐藏在底砾砂石中以有机碎屑为生,待长大到变态期,它们能捕捉一些很小的无脊椎动物或刮食藻类。成年后,嗜食血肉的狂魔就出现了。但大多数种类不会对寄主造成危害,吃一两口就跑了,只有少数寄主专一的种类会从鱼鳃进入寄主体内,直至将寄主吃完才离开。但吃货们都知道,七鳃鳗美味异常,英王亨利一世(1068-1135)据说无视医生劝阻,大啖七鳃鳗,最终因消化不良去世。

有一种美食,名叫七鳃鳗。侧面看的话,它还是有点萌的,如果正面看,就有点惊悚了。传说中,亨利一世正是这种七鳃鳗吃多了才丧命的。

七鳃鳗:七鳃鳗算不算是鱼类?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向来不喜欢在烹饪方面加属性点的欧洲人,中世纪的所谓“美食”大多很粗暴野蛮。七鳃鳗能成为美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身上没有刺,所以可以抓起来使劲啃。当然,它的口感也确实不错,所以在中世纪被当成美味佳肴,一般人是享受不了的。

七鳃鳗:七鳃鳗算不算是鱼类?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1135年秋,英国亨利一世去诺曼底玩,赶上当地这东西比较多,所以很喜欢吃。据说他的御医认为七鳃鳗属于寒性食物,和国王的体质相冲,所以不让他多吃。但是亨利一世不听,吃了很多很多,结果死了。

七鳃鳗:七鳃鳗算不算是鱼类?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且谣言的可能性很大。

(体液学说)

首先,权威史料并没有说亨利一世是吃七鳃鳗死的,这个只是民间传说而已。其次,中世纪欧洲的医学体系是“体液学说”,讲究的是“体液平衡”才能让人健康,并没有中医里“寒性食物”“寒性体质”的说法。

体液平衡理论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正常体液: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黑胆质。人的健康就是要保证这四种体液达到理想状态,所以一旦生病,就要进行体液调整。比如放血,灌肠,都是最流行的医疗手段。

亨利一世身边的御医,基本不可能生病是因为“食物寒性”。他最多提醒一下国王:少吃点吧,吃太胖马扛不住啊!

(亨利一世)

但是,欧洲王室尤其是英国王室,中世纪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暴饮暴食。一顿宴会牛肉、羊肉、兔肉、鸡肉、鱼肉、鸟、鱼……再加上各种甜点和葡萄酒啤酒之类的,绝对让人震惊。

所以,亨利一世多半是被撑死的,毕竟年龄大了,都快70的人了,还暴饮暴食,胃肯定受不了啊……

(一)糕点

人们食用的糕点大多都可以用作饵料。因为制作糕点工艺精细,有的事先发酵,有的经过油炸,其主要原料是面粉、米粉、糖、蜂蜜、香油,这些原料又香又甜,而香味、甜味是人与鱼都十分喜爱的味道,因为人与鱼有其共同的食性特征。

作诱饵时:先把糕点弄碎,用少许水浸泡成稀糊状,然后与其他饵料混合,如和麦麸粉、小米、豆粉、饼粉、玉米糁均可混合。若黏度不够,可加少量的面粉。

作钓饵时:主要和面粉混合,还可添加少量的成品鱼饵,注意两种物质的香型要一致。如用奶糕,应加有腥味的成品饵。

制作饵料时,还应注意饵料的气味,也就是说,可以在饵料中添加气味添加剂。添加什么气味,依据是你打算钓什么鱼。如钓鲫鱼,可加少量的豌豆粉、蚕豆粉,因为糕点本身已具有香甜味;钓草鱼,宜加麦麸、米糠粉,使饵料变成有松散状态的糟食饵;钓鲤鱼可略加些蔗糖或蜂蜜。

有文章介绍,先用酒泡小米打窝,然后用桃酥(浸湿成糊状)继续打窝,钓鲫鱼效果很好。笔者也常用糕点“满口香”作钓饵。“满口香”香味很浓,芝麻粉、糖是主要原料,用少量面粉、蚕豆粉混合,揉成面团挂钩,钓鲫鱼、鳊鱼效果都很好。

(二)小米、玉米糁

小米、玉米糁颗粒小,颜色鲜亮,是配制鲫鱼诱饵的主要原料。以小米、玉米糁作基料,用酒浸泡后加人香料,作诱饵效果十分好。尤其是酒泡小米,是各地都普遍使用的诱饵。

(三)麦麸、糖粉

这两种原料是加工面粉、大米后的下脚料,是配制鲫鱼钓饵的常用物质。用水拌和后,加人气味饵,再用塑料袋捂闷,即可使用。也可将这两种原料加水做成饼,用锅蒸熟,后晾凉,再加曲酒、发酵粉发酵,使饵有香味,用时效果更佳。由于这两种原料使用方便、易得、价廉,是垂钓者普遍使用的诱饵、钓饵原料。

(四)鸡血

使用鸡血作饵料添加剂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鸡血颜色鲜红,掺人饵料中使饵料颜色变红,红色在水中比较醒目,容易被鱼发现;二是鸡血有腥味,这种腥味很受鱼喜爱,将鸡血加入到饵料中,尤其是把鸡血拌到酒泡小米钓饵中,钓鲫鱼效果很好;三是鸡血有营养成分,拌人到饵料中增加了鱼饵的营养,鱼喜欢吃含有鸡血的饵料。

用鸡血作添加剂时应用新鲜的鸡血。鸡血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凝结成块状,块状鸡血虽然也可以用,但使用效果不如液体状的鸡血好。

@去吧皮卡丘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