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封神演义作者:
所谓《封神榜》应当指的是《封神演义》,又名《商周列国全传》封神演义作者、《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的长篇小说 ,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但是其作者是谁?其实一直都存在争议,而在学术界,以陆西星说与许仲琳说声量最大封神演义作者。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许仲琳,亦作陈仲林,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人,生平事迹不详,因此对于是否真有此人,一部分学者也做存疑,传说之中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乃是明朝的小说家封神演义作者。我们来看一下记载有哪些。
首先梁章钜在《归田琐记》卷七中引用林樾亭的话说:从前有个读书人封神演义作者,在他大女儿出嫁时用尽了家财,二女儿因此很埋怨,这位读书人安慰她别担心,后来就根据《尚书武成篇》中“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之类的话语,敷衍成了《封神传》一书给二女儿作陪嫁。
但但梁章钜在《浪迹续谈卷六封神传》中说法又有差,他仍沿用林樾亭的话,说《封神传》是明代一位饱学儒生所作,意欲与《西游记》、《水浒传》鼎足而三。
总而言之,其自身尚且不能自圆其说,后人则更难考证,若说真的记载,还要看《封神演义》一书,目前最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阊舒载阳刊本。书中卷二题作“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但其他的没有任何记载,而单单这一点,在学术界属于孤证,根本无法证明。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陆西星:
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扬州府兴化(江苏泰州兴化)人,明朝时期道教人士,道教内丹派东派的创始人。
关于陆西星的记载其实也不完全,如《传奇汇考》卷七《顺天时》传奇解题云:“《封神传》系明时(原本是元时,后考证为明时)道士陆长庚所作,未知的否。”
只不过仍旧没有更多的明确记载究竟作者是何人,如果真推论的话,只怕陆西星可能性更大一些。
接着,再说此书目的何在?其实还是和其他名著一样,反应社会现实。
首先小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期商周斗争特别是纣王失败周代商兴的历史面貌。其中纣王昏庸与《史记·殷本纪》中所写纣王如出一辙。
而其所表现的,引古喻今,正是作者所表现的进步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
其虽然披着神鬼与天命的外衣,但是本质是有与封建专制主义相抗衡的意义。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约成书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失败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说封神演义的来历,不得不提另一部更为出色的中国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作者吴承恩,大约成书于明朝嘉靖年间。
此两部神话小说都对明代后的中国影响巨大,至今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茶余饭后。但有三个怪现象,封神演义成书在后,写的历史肯景却在西游记之前,此是一怪。两本书的人物重叠度非常之高,以至于封神演义普遍被认为是西游记的前传。但两部书的立场却是截然相反,封神演义扬道抑佛,而西游记扬佛抑道,此是二怪。西游记在明代是禁书,但大家都知道作者是吴承恩,封神演义历代都不禁,但其作者却一直有争议,此是三怪。为什么会这样?本人现在根据一些线索推测下并提出一个假说供大家参考。
西游记成书于嘉靖年间,嘉靖皇帝笃信道教,整天弄一群道士在皇宫里炼丹,38年不上朝,吴承恩应该是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绝,故写的西游记中多处有贬低嘉靖帝的嫌疑,当然他也顺便讽刺了道教,造成扬佛抑道。虽然西游记没有明着批评明政府,但明政府应该是闻出其中味道,所以当时将西游记列为禁书。同时为了反驳西游记(政府虽禁,但民间已流传开了),明政府组织了一群文人针对性地写了另一本巨作封神演义,我个人认为许仲琳只是这一群文人中的一个而已,所以大家一直有争议。正因为封神演义很可能是一群人应付政治任务而写的,所以写的没有西游记好。西游记是作者由感而发,所以感觉写得更用心。这类似一幕,当代也出现过,当年毛主席在重庆谈判前发表了以个人宏大气魄写就的《沁园春雪》,蒋介石也组织了一大堆当时最有才华的文人想写篇盖过毛主席的文章而不得。
如果真相正如我的假说,那么三个怪现象就能够解释得通,求历史学的高人指点证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