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茂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四个儿子宫心计2结局,生于延载元年(695年),生母大概是身份低微的宫人。圣历三年(700年),李重茂被封为北海王。神龙元年(705年),李重茂被封为温王。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的韦皇后一直有一个梦想宫心计2结局:当武则天第二。
景龙四年(710年)5月宫心计2结局,韦皇后毒死了唐中宗李显,立年仅15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年号是唐隆,历史称为唐少帝。李重茂无权无势、无才无能,韦皇后只是把他当作掌心里的一枚棋子罢了。《宫心计2》中的李重茂是个6岁小孩,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不到一个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杀死了韦皇后宫心计2结局、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等人。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废掉李重茂宫心计2结局,让李隆基的老爸李旦当了皇帝。
李重茂重新成为温王,不久改封襄王。
李重茂的哥哥李重福,起兵造反,没多久就被地方政府杀死了。李重茂也受到牵连,被贬往梁州,莫名其妙就在20岁死了。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宫心计2》中的太平公主给人的印象虽是狠辣,却也有柔情的一面。那么正史上的太平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的结局又是如何?
太平公主出生于公元665年前后,唐高宗李治之女,生母武则天。她出生在一个不太平的时代,从她出生到去世,整个朝局都处于动荡之中。“体态丰硕,方额广颐”,在以肥为美的唐朝,她是一个相貌端庄的女子。
一、童年的阴影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宠爱的小女儿,然而童年的不幸却给她的一生留下难以忘却的阴影。她的表兄贺兰敏之是一个貌美心坏的混蛋,不但对太子妃动手动脚,连同年幼的太平公主也一并“玩弄”。一个小孩子,哪能经受如此折腾?这件事,让太平公主蒙上终生阴影。
二、私生活多样化长大后的太平公主本该嫁到吐蕃,但是武则天心疼她,让她先出家当过道姑。
太平公主风流放荡的个性在谨慎谦退的武攸暨面前展露无遗,她不但公然包养男宠,还和朝廷重臣私下幽会。她与武则天合谋,处死了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她并拉皮条,将自己的情人张宗昌,推荐给武则天。
三、权力欲望强烈有其母必有其女,武则天噬权如命,太平公主也是有样学样。武则天时常与太平公主一起商议朝廷政事,但是不让其外传。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太平公主在政坛比较低调。武则天去世后,太平公主从幕后走向前台,并且与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共同联手,发动了唐隆之变,这次的政变巩固了李隆基的地位,间接地把他送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刚登上皇位的唐玄宗李隆基,做的第一件却是把姑姑太平公主赐死家中。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太平公主出生皇家,从小深得父母兄弟宠爱,长大了更加飞扬跋扈。
在唐隆之变中,太平公主达到人生巅峰,集财富、权利、名气于一身。一时的煊赫,没有满足太平公主的欲望。她依旧在朝中到处安插自己的亲信,积极活动。 因此有太平公主在,朝堂就难以太平。庙堂的斗争从来没有感情,对于帝王家来说,亲情是一种奢侈品。一切人和事,必须为皇权让路。
唐睿宗上位后,太平公主的势力如日中天,以至于皇帝为了自保都要赶紧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太平公主势力集团的存在,严重威胁到皇权,连皇帝都被她无视。李隆基是有为青年,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姑姑骑在自己头上。太平公主的死,只是为李隆基巩固既有成果铺平道路。
第二,太平公主自作自受。太平公主仗着父母、哥哥都是皇帝,又有策立之功,于是得寸进尺,目中无人,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朝廷上,她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连皇帝任命宰相都要经过她的同意,她的权利超过唐睿宗。随着自己势力的增加,她也打起皇位的主意,这让李家人断然不可接受。
在李隆基登上皇位之前,太平公主到处散步谣言,说李隆基不是嫡长子,想改立一个昏庸懦弱的太子,方便自己把控朝政。处处与未来的皇帝斗争,两人结下梁子,日后必然兵戎相见。等李隆基登上朝堂,马上赐死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之死,死在不知进退,不懂分寸,没有及时看清形势。
曾几何时,太平公主也想做一位贤妻良母,然而她的出身以及她的处境让她身不由已。她是权力的追逐者,却不幸成了权力的牺牲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