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张国荣和梅艳芳,是通过一部电影,非常经典的《胭脂扣》,那种摄人心魄的表演,顿时让我粉上了他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在一起唐鹤德。让感情这件事:
说得清的是情,说不清的是缘,情深缘浅唐鹤德。
这句话用在两个人身上非常的贴切唐鹤德。在香港娱乐的黄金时期,他们是大家的掌中宝,粉丝自然也希望他们能在一起,不只是传闻还是为了娱乐效果,或者哥哥真的曾就这个问题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四十岁了,你未嫁,我未娶,那我们就厮守一生。
而命运总是不公,造化弄人,在阿梅四十岁未到的2003年4月1日,哥哥先她一步到了天堂,而12月份,阿梅又步哥哥后尘,因病去世,四十岁整,从此,粉丝只有遥祝他们在天堂快乐,不再有人间的痛苦,以友情或者爱情的形式唐鹤德。
哥哥张国荣的取向唐鹤德,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在民风未开,同性恋尚未获得世人认可的情况下,哥哥如此的行为,作为公众人物,自然是遭人诟病,而偏偏他又是一个心思如白莲纯洁般的人,爱他的爱人胜过他自己,一承受不了“千夫所指”,二不愿再看着爱人因为自己的名人光环而遭遇着不公,于是选择了让所有的痛苦自己扛的方式,离开了这个让他痛苦的世界。
在90年代和千禧年初期的几年里,世界各地甚至波及到香港的狗仔队效应,给公众人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先是1997年因狗仔队追及而车祸身亡的英国前王妃戴安娜,曾经梅艳芳也因为娱乐记者追及而出过轻微的车祸,而张国荣的离去,更是受不了这世间万千的压力,离开,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阿梅是我的偶像,很多年了,我一直很佩服她个人在工作领域内取得的成绩。以至于很多年后,一个台湾偶尔火起来,但时间没超过两年的黄姓女歌手,说梅艳芳是一个不会唱歌的人。我觉得特别的好笑,一是一位同梅艳芳同龄的女歌者,在阿梅离开数十年后才火起来,还对死者说出这样不敬的言语,我很怀疑她自己的职业操守和人品。以至于她的任何一首歌,我都不会去听。真的不好听,歌是歌,但没有情感在里面。
对阿梅而言,但是感情这个事情,对她来讲,好似是一种奢求,从小在舞台成长起来的歌者,她的内心所存在的不安全感觉,以及养成的一直照顾他人的习惯,大姐大的形象,让接近她的男人,都会感到精神上的压力。而阿梅是一个在事业上可以蒸蒸日上,在友情上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但是个人的感情上,她却一直像小白一样,一直不求回报的付出,然后把对方吓跑,也算是一种挺悲哀的事情吧。
另在娱乐圈的人,他们的感情所呈现出来的,多半是娱乐记者所臆想和猜测的,或许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而哥哥和阿梅是很好很好的朋友,这是毋庸置疑的。随时都为对方演唱会补场,甚至都不用彩排的那种,一生得一如此挚友,足矣。
祝他们在天堂快乐美好,没有伤害。。
最后一个电话?打给的不是挚爱唐先生?我感觉原因有以下几点:
在张国荣病的一大段时间里,都是唐先生陪伴或去医院看病拿药,抑郁症不比其他精神问题,就是吃了药仍长时间不能安睡,唐先生辛苦至极,日夜循环陪伴。
当张国荣去世的这一天,似乎很反常,用了其他原由把唐先生吱走了,他说:自己要去见朋友与健身。唐先生相信了“哥哥”,是否是好转的迹象?因此那一天两个人没有在一起。因为唐先生也的确需要休息吧!
但在晚间“哥哥”跳楼前把电话打给了自己的经纪人陈淑芬女士,这位经纪人在近20年的友情中相互了解深刻,后来我们看到的报道:没有让任何八卦小报、甚至于媒体拍到张国荣先生坠楼后的脸部照片,因为在“哥哥”掉下来的那一刻,陈女士急忙用自己的外衣盖住了“哥哥”的脸。
有报道称陈淑芬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尽到了经纪人的责任!我们设想:如果张国荣最后一个电话打给唐先生,恐怕唐先生看到突发局面会怎样?估计没有陈淑芬这种动作,而是不知所措,当然也有传言说两个人在闹矛盾。
陈淑芬从1985年做张国荣的经纪人,对张国荣的一切喜好了解充分,她最后用衣服遮住了“哥哥”英俊帅气的脸,保住了张国荣在人间为我们留下了美好及遗憾。看到在“哥哥”的追悼会现场,唐先生蹒跚走路时都需要别人掺扶,就能理解为什么电话没有打给唐先生?
因为唐先生看到会受不了!张国荣先生走了17年,现在想起他仍有很多人怀念他,英年早逝年仅46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