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的政治生态中县人大主任什么级别,能够成为正县级干部,这就意味着,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在县城所能达到的仕途的顶峰!县城的正县级干部太少了,一般而言,只有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这4个正县级职位。尤其是在一部分县市区,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由一位领导干部兼任,这就意味着县城的正县级领导干部职位,可能仅仅只有3个名额。在这样的背景下,想成为正县级干部,难度更大了。
但是,在县级政治生态中,有2名领导干部,却被公认为是“准正县级干部”人选。到底是哪两个呢县人大主任什么级别?
1.常务副县长
在县城的政治生态中县人大主任什么级别,县长只有1个,但是,副县长却有很多个。可是,在副县长之中,常务副县长却只有1名。虽然一部分县城,同时有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但是,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的权力大小却不一样。作为常务副县长,分管的工作通常更多、职能也更为重要。尤其是县长出差或在党校学习期间,通常都是常务副县长主持工作。因此,成为常务副县长,往往意味着再进一步的机会更大。
实际上,在现实中,常务副县长提拔为县长的情况特别多。一般情况下,想要成为县长,要么先成为县委副书记,要么从副县长到常务副县长县人大主任什么级别、再到县长。而且,从常务副县长到县长,更让人信服。因为如果一名领导干部担任过常务副县长,这就意味着他懂经济、懂业务,在县长任上更容易推动工作出成绩。
2.县委副书记
除了常务副县长县人大主任什么级别,县委副书记也被认为是准正县级干部。实际上,在现实中,先担任县委副书记,再提拔为县长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因此,县委副书记,虽然在县城的常委中,从工作分管而言,似乎并不是重要的,甚至看起来还没有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的工作具体,也不像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那样,有具体可以依托推动工作的部门。但是,从政治待遇来看,县委副书记的待遇通常好于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
在现实中,很多领导干部被提拔为县委副书记,都是为了接班担任县长而准备的。因此,县委副书记这个职位,权力看起来不大,但是,前途却真的很宽阔,成为正县级干部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你好,县总工会主席调任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时,一般情况下属于进一步使用,也就是俗称的平调重用。
首先,介绍一下县总工会的有关误区。县总工会既不是党的机关,也不是国家机关,而是属于群团组织,接受县委的直接领导,主要由县委副书记分管,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协管。
并且,在所有群团组织中,总工会是排名第一的,还在团委、妇联之前,三者合称为“工青妇”,会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能。
县总工会属于正科级机构,其中的工作人员使用行政编制,但由于单位的性质不同,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人员),不纳入公务员的范筹。
当然,这些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没有区别,可以相互调动,不受编制、身份限制。
其次,介绍一下县总工会主席的任职情况。为了支持总工会的工作,体现对群团工作的重视,总工会主席通常会进行高配,由上级领导兼任。
目前,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总工会主席的任职情况大致有三种:
1、由同级党委常委兼任,例如四川省总工会主席就由常委兼任。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全国屈指可数。
此时,转任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要么是年龄到点退居二线,要么是个人犯了错误提前养老或者接受调查的前兆。
2、由同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这是最主流的情况,全国各地各级一般都采取这种任职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由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兼任,属于排名靠后的副职领导。
因此,从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转任党组副书记,等于从排名靠后的副职变成了排名第二的副职,属于进一步使用的范畴,需要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并跟提拔任用一样要走公示的流程。
但是,如果是比较年轻的干部,同时免去县总工会主席的职务,这种调动就不是太过理想,等于失去了实权,彻底退居二线,职业生涯已经很难再有进步的空间。
3、没有由上级领导兼任。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一般发生于总工会刚换届的时候。
此时,从县总工会主席升任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就从正科级变成了副处级,从县管干部变成了市管干部,属于常规的提拔路线。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