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领导需要政绩和业绩,而政绩和业绩是干出来的,需要能干事领导每天都要喝我的奶、能干成事的人才能帮领导这个忙。
如果你很能干,那么领导自然很需要甚至是很依赖你的能力,尤其是你干得越好,领导肯定更喜欢,以后有任务自然更指望于你领导每天都要喝我的奶。
那么为啥吊儿郎当的人很轻松呢?是因为这样的人领导每天都要喝我的奶,领导不会对他们有太多的期望,所以重要的工作任务一般不会分配给这些人去做,所以他们平时自然也就没啥事可干,工作量自然就不饱满,那么这样的人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呢?
这个不好说,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领导每天都要喝我的奶。
举个例子,就拿公司前台来说吧,很多公司都设有前台这样一个职位,而且一般都是年轻的女子负责前台接待工作,你说这个岗位工作量大不大呢?当然不大,但是没有这个岗位可不可以呢?好像也不可以领导每天都要喝我的奶。
所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这个道理,而领导显然也深知这个道理。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吊儿郎当的人,工作的确是比较轻松,但是人家也没有违反什么规定,领导即便想开除他,也总得找个正当的理由吧?如果随便把人家开除了,到时候人家闹起来,领导又如何收场呢?所以很多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尤其是事业单位和国企这些体制内单位,只要员工不犯大的错误,领导也不会好端端想到去开除哪个人,即便他成天吊儿郎当,但是只要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至于为公司创造价值或者效益这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主要盯着那些能干的人就行了,而且事实上也只有这些人才是所谓的“骨干”或者“关键岗位”。
所以,如果你比较能干,而且领导给你分配的活儿比较多,其实你也不需要太过于抱怨,甚至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毕竟你至少还是有利用价值的,而这种价值,正好是你的职场竞争力所在!
古代人称人乳为乳汁,或者“仙家酒”,在晋武帝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济以母乳喂猪,据记载司马炎尝过他家的清蒸猪蹄,味道鲜美,赞不绝口。历朝历代的权贵都有服食母乳的习惯,慈禧太后尤其喜欢母乳,清朝后宫服食母乳蔚然成风。
慈禧太后服食母乳的习惯如何?慈禧自从在清朝后宫站稳脚跟后,一直有新鲜的母乳供应,从未间断(除被八国联军赶跑的时候)。清朝宫廷规定,每一个季节有40个“坐秀奶口”,也就是每个季节有40个奶妈值班,提供清朝后宫的奶源,有服食的,也有用来洗面,也有用来熬制中药的;每个季节有80个“点卯奶口”,这是替补奶妈,定时到宫廷签到,万一那个当值的奶妈的奶源不好了,就由“点卯奶口”顶替。奶妈年龄在15-20岁,没有疾病和传染病,并且已经有2-3个孩子,孩子都存活,才能入选。奶妈的饮食都有宫廷御医和宫廷御厨配合,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催乳饮食),保障奶妈有高质量、充足的奶源。
当初这些奶妈主要是为了皇帝的后代或者较为亲近的皇室后代准畚的,同治、光绪皇帝都没有后代(1862-1908年),四十多年来奶妈照常聘用,主要供给后宫的主要人员,前期以慈禧、慈安为主,慈安死后,就是慈禧自己独占大头了,便宜了慈禧。
慈禧有时候也直接吸食母乳,如果需要吸食母乳,被选中的奶妈要提前净身,饮食调理好,乳头要保持洁净,需要服食时,奶妈跪在慈禧前面,慈禧才吸食。其实慈禧经常喝奶茶,一般都是由人奶和牛奶混在一起喝的。
成年人喝母乳好吗?母乳是喂养婴儿成长,富含各种营养元素和激素,对成年人也有很多好处。明朝李时珍记载了一首《服乳歌》:
仙家酒,仙家酒,两个壶卢盛一斗。五行酿出真醍醐,不离人间处处有。丹田若是干涸时,咽下重楼润枯朽。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仙家酒”就是指“母乳”,古代认为母乳具有美容、养生等功效。成书于1861年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母乳有如下功能:
“补心血,充液, 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耳明目”
现在在美国的富豪阶层现在悄然兴起服食母乳的潮流,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一些富豪或者特别富裕的阶层也开始流行服食人奶养生治病,有需求就有供应!
但是母乳的营养价值被无限夸大了,常年服食人奶的慈禧才活了74岁,不及现在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医学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国家卫计委(以前的卫生部是组成之一)曾经批复过,人体母乳不能成为商品进行生产经营。通过集中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人体母乳从中渔利是非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