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推断,恐龙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2千万年以前,也就是中生代时期生活,但在白垩纪晚期,也就是6千5百万年前,几乎所有种类的恐龙奇迹般的都灭绝了,这就是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前后算起来,恐龙在地球上前后存在了1亿6千万年。
关于恐龙灭绝的具体原因,目前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有关。当时,有一颗直径在数十公里的外来天体坠落在地球上,引起地球上的环境发生巨变,恐龙因此而灭绝了。小行星撞击的说法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进一步佐证了这个推测。其实,除了陨石说之外,还有很多假说,气候变迁、物种斗争、大陆漂移等,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谜。
最后想说的是,在恐龙灭绝后的6000多万时间里,地球上一直聊无生机,直到距今200多万年前,现代人原始祖先的出现,地球开始被人类所统治。
恐龙这个名称是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命名的。1841年,他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恐龙是生活在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爬行动物,分为好多种类,就如目前哺乳动物分为老虎、狮子、豹子等等,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1.6亿年,在6500万年前全部灭绝。目前有关恐龙灭亡的假说有陨石撞击地球说、空间气候变化说、气候变动说、海洋退潮说、火山爆发说、造山运动说、混血动物说、哺乳进化说、骤变理论说、物种进化说、受挫理论说、变化理论说等。其中最广为流传证据较多的说法是陨石撞击说,这种说法的原理是陨石撞击地球,把地球物质抛洒到空中,同时引起地壳变动造成火山喷发,撞击抛洒到空中的物质和火山喷发的物质弥漫在地球的上空,遮蔽了太阳,温度下降,植物死亡,破坏了食物链和生存环境,造成恐龙灭绝。证据也比较充足,在1980年,美国科学家阿弗雷兹父子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可以推测当时撞击地球的陨石为直径10千米左右的一颗小行星,并且科学家还找到了符合这个条件的陨石撞击坑,在中美洲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所以这个基本上是目前最可信的解释。当然,时光浩渺,沧海桑田,人们目前只能靠蛛丝马迹猜测当时的情景,这是不是真实的,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1、起源:最早的恐龙出现大约距今二亿四千万年前,曾产于中生代之陆上沼泽,中颈尾皆长,后肢比前肢长且有尾,能够直立。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虫类,在古代期间大约五亿七千万至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前,柔软无骨的生物演变出具有体内骨架的鱼类;鱼类又产生了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并接着演变出爬行类。其中一支爬行类演化为初龙类。
2、发展:半水生的早期类型的初龙与恐龙有较为可靠的亲缘关系。初龙的代表--植龙。但是后来因为天气越来越干旱,水中的恐龙不由的来到岸上,在岸上因为前肢短后肢长的缘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它们便改为用后肢走了。由于姿态改变了,移动速度也变快了,这对进化恐龙是关键的一步。不过,当时因为身体条件不完善,还不太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水里度过的,一旦身体结构更加完善,真正的恐龙就出现了!据说,恐龙的祖先是一种小型的初龙名叫“派克鳄”。体长约60——100厘米,由更早的半水生动物进化的,拖着一条笨重的尾巴,长着一双比前腿稍微长一些的长腿。久而久之,派克鳄进化成了恐龙。
3、灭绝:
1)行星撞击理论: 铱在地球上含量很少, 但在白垩纪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丰富份量, 使人猜想乃行星撞击所留下;
2)火山爆发理论: 白垩纪未期火山频密活动带来慢性灾害,大量的火山灰喷发出来, 经常把成群的古生物淹没,大气层逐渐昏暗,植物枯萎,动物亦相互猎杀而同归灭亡.
3)哺乳类动物的出现: 到了白垩纪未期, 素食恐龙被肉食恐龙吃尽之后,只好相互残杀, 同时小型哺乳类动物也因为过度饥荒,盗取恐龙的卵,并藉此为生.恐龙的后代受到严重威胁。
扩展资料:恐龙的种类
恐龙具有肉食龙钟敏类、原蜥脚次亚目、蜥脚次亚目、角龙亚目、鸟脚亚目、甲龙亚目、肿头龙亚目等类。
1、肉食龙钟敏类:
甘氏四川龙、石油克拉玛依龙、大水沟吉兰泰龙、毛儿图吉兰泰龙、浙江吉兰泰龙、破碎中国虚骨龙 、广西原恐齿龙 、霸王龙相似种、蜥脚形亚目等。
2、原蜥脚次亚目:
许氏禄丰龙、巨型禄丰龙 、黄氏云南龙、巨硕云南龙 、近蜥龙科 、中国近蜥龙、中和金沙江龙等。
3、蜥脚次亚目:
圆顶龙科、蜀龙亚科 、武定昆明龙 、炎齿原颌龙 、岳氏三巴龙 、建设马门溪龙等。
4、角龙亚目:
朝阳龙科、辽西朝阳龙、鹦鹉嘴龙科F、三角龙、蒙古鹦鹉嘴龙、中国鹦鹉嘴龙、奥氏鹦鹉嘴龙 、固阳鹦鹉嘴龙、梅莱营鹦鹉嘴龙、原角龙科戈壁微角龙、安氏原角龙。
5、甲龙亚目:
明星天池龙 、薄甲北山龙、格氏绘龙、结节蜥甲龙、肿头黑山龙、奥氏大地龙、太白华阳龙、凹甲剑节龙、多棘沱江龙、江北重庆龙。
6、鸟脚亚目:
拾遗工部龙、五彩湾工部龙 、劳氏灵龙 、戈壁原巴克龙 、阿拉善原巴克龙、中国谭氏龙等。
7、肿头龙亚目:
红土崖微肿头龙、岩寺皖南龙、短棘南雄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