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打坐,我是躺着就入定。可能我走了很多捷径。我的老师说我有慧根,很快入定胎息。感觉吗入定?可能我说出来有人不相信。有次在评论里说几句胎息的事,有人发了一个吹字,很伤自尊。今看到都是圈里人也说几句。入定出现的情景我认为是一种信息,不是什么谜信,只是科学一时还不能解释。我也看了几个回答,同感的就不说了。说两个不同感的地方,有经验的回我一下,同进展。一是时间感觉不同。有个人说觉得入定时间很长了,一看才十几分钟。我在时间感觉上,觉得时间很短,出定个把小时,有时俩多小时一晃而过。二是胎息不呼不息时,我只觉得喉咙前的凹陷的窝微跳。我看到有人说下丹田脉博跳。希望不同观点的发表。还有我在胎息中,看到乳胶状白色晶体的自己站在床边,着实吓了自己一跳。第二次是和我平行在离我一米的上空,也是自己。还有飘出了一次………老师说不能回不来。后来就把时间缩短,别出此现象。不打妄语,亲身体验。我不把此当天机当谜信,但也不会和不懂得人去说。人体生命是一门科学,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岁练气功,一直热衷人体科学研究,写出三本书都是有关人体与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过我还没找到,想买本看看)我想随科学技术发展会有所解。1984年中国社科院下属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成立了。据我了解,探讨研究人体生病治病方面东西,对生命的来龙去脉还是未开发。(个人体会,希望指教!)
我也说不清楚入定,只能讲个人体会吧,有过几次经历。一:“入定”是真实的!只有先“静”才会“入定”。二:不一定要打坐才能“入定”,“入定”并不是一“静”就会出现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别人不知道,起码我是这样的。三:“入定”后有可能会出现“特异功能”现象,所“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可以用“妙不可言”和“震撼”来形容,其出现的“东西”是真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能说。敏感话题,在此抛砖引玉,希望百家争鸣,言者无罪。
一个人练功入定入定,主要是打坐,气功锻炼者叫打坐,密宗练习者叫禅坐,太极练习者叫意念。
练功入定入定,各人的感觉不一,主要是基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入定的状态仅仅是练习者的自我感受,外人是不可可理解到的。
总体来说入定,入定的基本感觉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感觉身体不存在了,也就是‘’空灵‘’。二是感觉有时飘飘上升,不知道飘升到那一重天空里,但是有时候又快速下坠,不知下坠到那一层深渊去。这两种感觉的解释就是‘’飘飘欲仙‘’,也就是古典小说里面描述的‘’修仙‘’。三是随着锻炼时间的越来越长久,功法越来越娴熟,‘’功力‘’处于突飞猛进时期,身体的经脉周天通畅,感觉到‘’气‘’在经络里的‘’运行‘’,练功的信心和快乐弥漫全身,弥漫人生。四是长期练功,把练功当做体育健身的一种生活以后,就会感觉到自己身体血管里面的血液汩汩流动,全身关节关节、肌肉、穴位随着意念,有循序的跳动和溜动。古典小说把这种情况叫做‘内视’功能。
入定的注意事项是切莫练功不知道收功,也就是意念‘’回头‘’。因为,世界上是没头什么神仙存在的,也没有什么练功修练成可以变来变去的‘’神功‘’的。练功仅仅是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锻炼毅力,强身就能防病。如果一味追求入定,追求功力,不会收功,有可能会走火入魔成为神经人。
功法练习,包括入定,仅仅作为身体锻炼的一种,不要被神话,故事里面的传说蒙蔽,也不要被那些社会‘’大师‘’所骗,循序渐进,在工作之余进行练习就行。这样才是真功夫:工作,学习,家庭,社会,锻炼,健康,平安。
个人的练习体会,仅仅作为讨论。
打坐可以净化杂念遐思,缓解思想压迫,让神智明清。然而达到修身养性,充实精力,养神蓄力,静怡然得。
你为何打坐一年头还没入过定,是因为你心定不下而不淡定,始终思绪处心不安然,说白了就是放不下世俗纠缠,没有佛【空】缘,至于做不到打坐入定的静心入【空】。
想要打坐入定,必须思想达到忘我境界,放下世俗心界,置身度外,聚精会神在【无我】而存在,【空白】而自在,闭目空无思,静心打坐,乃至定神入志。
何时可以打坐入定,取决于你能否放下心来,能否置身度外,可否把心下来,若无其事,思想放空,乃至达到忘我无我境界,有【空】缘便既自然而然入定神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