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真的存在吗?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在前几年风靡的僵尸系列电影中给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僵尸这一种“特殊生物”,电影中强烈的压迫感让我们感到一丝后怕,不止如此,除了东方的僵尸还有西方的丧尸,全世界范围内都描写到了这种类似的生物,所以时常给我们一种僵尸真的存在的错觉,那么僵尸在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
僵尸为何物?相信很多热爱神话故事的人,一听到僵尸就会联想到《诗·大雅》中的旱魃,这个旱魃后续还出现在了《子不语》和《续子不语》中,时常被人认为是僵尸始祖,那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旱魃到底是不是僵尸,旱魃最早出现于黄帝大战蚩尤的时期的逐鹿战场上,在战场上立下奇功,但也身受重伤,无法返回天界;到了先秦时期,旱魃的形象没有变化,还是一位天女,当时的人视为是旱神,驱逐旱神能够达到驱旱求雨的目的,到了明初旱魃的形象就开始变化了。
在《续子不语》中记载:“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意思就是尸体首先变成旱魃,然后在变为犼,在《子不语》中记载:“猱形披发,一足行。”从这个“一足行”就不难看出,这就是僵尸电影中的原型,那么《山海经》时期的旱魃和清朝《子不语》中的旱魃是不是同一物呢?显然不是,《山海经》时期的旱魃是指的一个人物,而且在其中有具体的描写,到了清朝的《子不语》中,旱魃变成了一种生物,这种生物类似于僵尸,那么《子不语》中的说法从何而来呢?难道历史上真的出现过吗?
实际上并没有,历史上对于僵尸的详细描写,分别出现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袁枚的《子不语》中,一个是写于乾隆五十三年,一个是写于乾隆五十四年,都是一个时期的人,而且在当时被称为“南袁北纪”,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在僵尸电影中的僵尸都是清朝的了吧?因为只有清朝时期的文章和书本才有关于僵尸的记载,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写这么一种生物呢?难道出现过?然而并没有,其实作者也都说了,这根本就是小说,这两本书也都是小说。
根据现有的史料和玄志记载,以及后世的演变和加工,中国的僵尸始祖也就是第一位僵尸是旱魃。
旱魃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大雅·云汉》记载:“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旱魃出现,就会出现大旱。
《山海经》原文中提到,“有人青衣,名曰黄帝女魃”,“黄帝乃下天女魃,雨止”。后人称女魃是黄帝的女儿,就是从这里推断出来的,但文中并没有明确的提出,只能证明女魃是皇帝阵营中的一员,与蚩尤分属不同阵营,不可能是蚩尤的妻子。
《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夫女妭北而应龙翔,洪鼎声而军容息。”《神异经》的记载有所不同,“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以后,经常把两者的形象混为一谈,如《新唐书·志第二十六·五行三》:“永隆元年,长安获女魃,长尺有二寸,其状怪异”,清袁枚的小说《子不语》第一次把女魃和僵尸联系起来。《续子不语》中有“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的描述,经过现代小说的加工和渲染,女魃逐渐演变成僵尸之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