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今年分别听了梁博、许钧和华晨宇的演唱会因为梁博,正好都是内地新人原创歌手可以说说我的体会。要交代的是,去年跟好友在五棵松四面台当场被华晨宇圈粉后今年鸟巢又去了一次,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回购的演唱会。
从现场来看,花花人气高的有道理,演唱技巧、情绪控制和台风互动都非常非常棒,而且他可以驾驭的曲风还挺多的,比如不飙高音的《火星情报局》和《差不多先生》咬字发声都跟其他的歌不一样因为梁博。花花作曲喜欢从古典乐找灵感,似乎很少见到对他作曲能力的负评。回看13年快男比赛,会发现花爷演唱技巧和编曲能力的提升非常明显,真是“比你强的比你还努力”。最近几年可能是花花身心能力的巅峰,就好比运动员,体能和意识都处于最好的时期是非常珍贵而短暂的,所以开演唱会一定会去支持。还有花花能很快找到曲风定位,郑楠大佬有很大功劳。17年五棵松演唱会时我没有完整听过他的专辑,天籁上的表现是我买票去看的直接原因。甚至在开场前还忐忑是否是自己一时冲动进错了场子,毕竟同期举办演唱会的张学友周杰伦才是我这一代的童年记忆。意外的是,五棵松演唱会上来不及反应就被圈粉了,相信其他跟我一样的人也可以不用预习直接被花花的现场打动的。此外,花花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实力,就是人格魅力啦,此处不展开。
市面上不缺少技巧满点的歌手,而像许钧这样嗓音感染力强,情感饱满充沛的创作者却不多因为梁博。他的歌情感大于技巧,也难怪被评价为年轻版李宗盛。其实我是因为看蒙面唱将听到被翻唱的《自己》才知道许钧的,可见好歌是不挑人的。首张专辑去往海外录音,新专辑获得荒井十一帮助,制作班底优良。《万松岭》入选金曲奖就是行业对他的肯定。许钧演唱会前我已经做了充分预习,很投入的为许钧和乐队打call,但被我安利但没做功课的好友表示后半场有一点点走神。总体来说许钧是被低估了的。
梁博的《日落大道》和《男孩》都是很不错的作品,当时好多人认为见到了90年代内地摇滚乐的影子因为梁博。喜欢他的歌迷一定程度上是喜欢他唱歌时候的一种倔强的气质。因为在歌手上的表现,去年演唱会的人气要比许钧更高,不过可惜其他原创作品的传唱度方面欠火候,楼上答案中提到的“以编代曲”或许有道理。
虽然不同风格无法比较,但仅就现场而言,华晨宇最值得买票捧场因为梁博。
《男孩》这首歌诠释了梁博对成长的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待爱情的态度,即男人在心爱的女人面前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歌词大意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因为缘分而在一起,以为会爱到最后,但结果还是分开了。

拓展资料:
梁博,1991年3月25日出生于吉林长春,中国内地音乐唱作人,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学位。
2012年,参加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受到媒体关注并获得年度总冠军;12月29日,凭借原创作品《因为》获得第20届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最受欢迎新人奖。
2014年,发行首张创作专辑《梁博》;5月23日、24日连开两场梁博2014《新的》演唱会;8月16日,获邀亮相亚洲顶级音乐节SummerSonic,亚洲舞台压轴表演。
2015年3月25日,获2015QQ音乐年度盛典"年度最佳唱作专辑"奖。4月13日,第15届音乐风云榜"最受欢迎唱作人"奖。11月2日发行原创专辑《迷藏》。
2016年2月4日,发布单曲《给我一点温度》;7月4日,发布单曲《喜剧》;8月17日,发布单曲《鬼》。
2017年,参加湖南卫视《歌手》,演唱原创作品《灵魂歌手》《男孩》《日落大道》。
花花华晨宇吧!虽然不知道华晨宇算不算新生代。
华晨宇是我认为的华语乐坛屈指可数的的集唱功、唱商、舞台表现力、改编能力、创作才能、专业知识、音乐审美、眼界格局于一身的优秀音乐人。
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小学五年级之前,最喜爱长笛。随着年龄增长,他不再满足于长笛带给他的音乐世界,与父亲交流并获得支持后,华晨宇开始学钢琴,很快达到了钢琴十级。初中毕业时,华晨宇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规划,他想学更多的音乐知识,一心想上武汉音乐学院的他,第一次高考专业课满分,第二次高考以文化课高出20多分,专业课优秀的成绩,顺利进入武汉音乐学院学习音乐。
后来大学他一直在组乐队,记得他说过,音乐学院和他想象中的太不一样了,音乐学院的学生只关心如何把一首歌的音准唱到家,感情唱到位。这些都不是华晨宇想要的,所以他在大学组了个乐队,给他积累了很多舞台经验,才能在快男脱颖而出。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从小接触音乐和半路出家玩音乐肯定是不一样的,从小培养起来的音乐素养是别人一时半会无法超越的,还有扎实的基本功。
而且如果仅仅只是唱功好,那么我对他的评价也不会这么高,毕竟唱功好的人,一抓一大把。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会创作,在大部分华语歌手还是演唱人家写的歌的时候,这个小青年已经开始给自己写歌了。自己写歌的好处是,自己最清楚歌曲想要表达什么,才能完美地诠释歌曲。
对于一个歌手,基本功很重要,强大的基本功才是现场live的保障。华晨宇的基本功绝对到家,如果不是后天不懈的努力,那就是强大的天赋了,这个真是羡慕不来。真假音转换自如,他的每首歌高音部分几乎分分钟转个十几遍给你看。高音很稳,气息很足,看过他出演的《看到你的声音》,黄国伦让他展示头腔共鸣,张嘴就来,发声位置很科学,这就是受过系统学习的好处。另外他很喜欢吟唱的方式,这种方式其实很考验基本功以及对声音的掌控力。
而作为一名演唱型歌手,他是极具感染力的演歌者,自带混响效果将人包围,每个神情和动作都是入戏的自然反应,不强化技巧不编排舞蹈却每帧都是行为艺术。
华晨宇的live最大的魅力,是把那些CD里原本无感的歌变得或燥动声势或戳泪动人,比如欢腾神曲《造物者》,比如小情歌《反义词》;把一耳倾心的原创赋予新的灵魂,比如14年《卡西莫多》的自弹自唱,比如15年《蜉蝣》首唱的耳语般低音、《癌》2.0版的毁灭性辐射、《异类》的不疯魔不成活,比如16年《To Be Free》万众一心的洪荒之力和《For Forever》如梦如幻的真实梦境;把每份顿悟都融入音乐表达里,如快男和深圳演唱会的《我》,如杭巡与北京演唱会的《差不多先生》;把每首翻唱都变成华晨宇,比如《Creep》、《浮夸》的神来一笔,比如《假行僧》的出世而入世,17首跨越语言与风格的歌曲串烧行如流水的衔接、自弹自唱不插电的live实力、变幻莫测的音色、性感撩人的音色、收放自如的情感表达。
而最最重要的是这孩子是真的很热爱音乐啊。小时候接触音乐也是偶然,然后体内的音乐天赋就按耐不住了,开始了学习音乐的漫漫之旅。一直到现在也依旧坚持着。
但是其实华晨宇的风格还是挺小众的,至少听惯慢情歌的大众一下子不会适应那么“吵”的歌,以及不懂他在唱什么。但是仔细想一想,任何事物只有多元化才能蓬勃发展不是吗?只有单一中式苦情歌的市场真的好吗?所以,一潭死水的华语乐坛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啊!
不管怎么说,就唱功而言,华晨宇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至少是吊打同龄段的其他歌手的。况且人家只专心音乐,其他时候又不祸害观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