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整个影院的白人老头老太太里面看完了这部全程东北普通话加英文的电影。谢幕之后抱头痛哭了很久。很久没有这么一部让自己几乎全程带入100%的电影了。就想起爸妈第一次来美国来看我的毕业典礼的时候赵淑珍,最后在机场告别,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直走到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才开始大哭。那时想到最贴切的感受是“我们像两条偶尔相交的铁轨总是错过彼此”。而在这部电影里我终于听到了合理的解释。这就是中国式亲情吧。“Each one of us carry a piece of the emotional burden of the whole."
可喜的是终于有人可以真实地重现一个微寒但多彩的中国,所有的淡漠的,烟火气的,温柔的,像水墨画一样充满余白的,欲言又止的中国。整个电影不只在吊着你的胃口而是吊着你的心。比摘心奇缘不知道要真诚多少倍,又真是有趣的很。整个电影院每两分钟就笑得叫好,但是又总弄不清眼里的泪是欢乐还是叹息。就好像电影里的大伯在婚礼上走上台发表尴尬的演讲,讲着讲着就哭得不能自已,然后大哭着讲了那句整个电影院笑得疯狂但是对我无比熟悉的台词赵淑珍:“我今天就是太高兴了。”
你好,我是玖儿影视,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赵淑珍。关于《寄生虫》这部斩获了奥斯卡四项奖项的电影,小编正好刚刚写了一篇文章来解读了一下电影中的“贫穷”,如果有兴趣您可以看一下。
这部电影近期风头正旺赵淑珍,却也真正的实至名归,电影拥有非常舒服的节奏感,还运用了丰富的镜头语言,在贫穷与富贵之中不停的反转,然而贯穿整个电影的一个线索是关于“贫穷”的味道,把贫穷说一种味道,让人眼前一亮。
抛开电影的艺术手法,我们仅仅来说内容,这部电影可谓是一个悲剧,从一开始的马桶上蹭网,到后面的在富人的豪宅中吃喝玩乐,正是响应了电影的名字——寄生虫,穷人的一家想要生存,只能像虫一样寄生在富人的家庭,而故事的结尾,寄生的虫子损兵折将,被寄生的家庭也支离破碎,到底是谁的过错呢?身为富人的朴社长是真正的受害者吗?那么小编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可以说是受害者赵淑珍。
朴先生是被寄生的受害者首先,作为影片中的富人,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富起来的,或者说人品怎么样,至少在影片中,朴先生并没有很坏的品质,他也并没有对什么人有什么非份之举,或许他太高傲,太冷漠,但是那是财富赋予他的社会地位,不管一个人对外界什么态度,我们理性的说,都可以认为是个人的权利,他对穷人味道的敏感也好,对于人命的不重视也好,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冷漠的人,是一个无情的人,但是不能说他是恶人,是坏人,在整个电影中,他的财富被利用,他的资源被共享,尽管是因为他的目中无人才被扯入了一场事故中,但是他也是比较无辜的受害者。
朴先生是社会风气的受害者对于人的看法,我们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了一个人的内在,而是被赋予了多元的标签,我们对于人的眼光,也不再理性,而是充满了主观情绪,一个人有不好的品行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往往在对立的阶层看来,就会被放大化,富人朴先生,他是有无情也有冷漠,但是,世界上大部分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说还是穷人多,那么关于这部电影,穷人的立场更多一点,所以朴先生既收到了伤害,又没有得到同情。
朴先生是自己的受害者如果朴先生更加的平易近人,更加的热心肠,面对生命如果有更多的敬畏的话,可能就不会被杀了,如果朴先生一开始就更熟悉自己的家庭,更在意自己的家庭状况,可能就会找来真的适应给自己工作的人,也就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题目中有说到,真正无辜的受害者,关于真正还是不确切,因为在电影里,其实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寄生虫也不仅仅只是为了表达穷人与富人的恩怨,他们除了都是社会风气的受害者,也同样都是自己的受害者,穷人穷也有自己的原因,努力有收获是不变的道理,富人有偏见也是自己的原因,如果敞开心扉,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瞧不起,然而这一切又都是社会的原因,贫富差距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而每个人也都是适应在体制之内而已。
本文为原创,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