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认为题主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读红楼梦不能跳出那个时代,这个题我回答一下聂远针线活。

聂远针线活:为什么红楼梦中的小姐需要做针线活?

我们今天研读巜红楼梦》看贾府小姐们做针线活觉得有点诧异,那么富贵怎么会用自己动手去做,什么不都是伸手就来的么聂远针线活?

聂远针线活:为什么红楼梦中的小姐需要做针线活?

其实不然聂远针线活,古代女子讲究”三从四德”。

聂远针线活:为什么红楼梦中的小姐需要做针线活?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聂远针线活。

四德:妇德聂远针线活,妇言,妇容,妇功。当然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用于约束妇女行为的准则与道德规范。

我再展开点说一说四德:四德最初是宫廷妇女四种必备修养。

德行(德丿,言辞(言),容貌(容丿,技艺(功),后来又扩展到上层家庭,做为对妇女角色修养的一种考核标准。

女孩十岁,就在家里接受女师教育,”婉娩听从”,(德,言,柔顺听话)执麻橐(纺搓麻线,古代衣服多以麻,葛,丝为原料)治丝蚕,织布制衣,学习准备祭礼和助祭的一系列工作,(功,纺织,缝纫,备饭,食洒,浆洗等)。

出嫁之前三个月,宗族请女师对女子培训,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培训完后,还要举行祭祀仪式,以成”妇顺”。

”四德”后来泛化为对所有妇女的要求了。

郑玄《礼记》又对四德作了进一步解释是”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橐。

那么,题主所说贾府小姐做针线活,恐怕就要归为”妇功”之列了,后来又被人们称为”女红。”

《红楼梦》中的”妇功”有许多情节,我略说几个。

文中第七回,周瑞家的来薛姨妈处,进里间只有薛宝钗家常打扮,头上只挽着髻儿,伏在小炕桌上和丫环莺儿描花样子。

主仆一同做女红,这是宝钗的日常。

第八回,宝玉来,掀帘依然看见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自从父亲去世,聪慧颖悟的她便把读书学习搁在了一边,宝钗住进贾府,每日与姊妹们看书下棋,或做针黹。

第三十六回,宝钗来怡红院,袭人坐在旁边做针线,宝钗顺势在袭人坐的地方坐下来,拿起那活计,看着实在可爱,不由得抽出针来接着刺下去。

这是说袭人给宝玉做肚兜的情景。

还有,”湘云在她叔叔家里其实做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也是不用针钱上的人,活计都是娘们儿亲自动手,史姑娘做活也要做到三更天。”

巜红楼梦》中,”她们的活计也是分不清,时而袭人被宝钗叫去打结子,时而袭人又要烦莺儿过来打络子,宝钗无事不精,勤于针黹,她就有最心灵手巧的丫头莺儿帮衬她。”

《红楼梦》宝玉夸奖林黛玉说”妹妹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

还有探春曾经为宝玉做过一双鞋,遭赵姨娘和贾环埋怨嫉妒。

探春道:”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沒有人的?一般的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给谁听呢!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

从探春的回应,可以看出大户人家小姐金贵,也要做针线活,不过是闲着沒事,消遣,并不是必须。

家里专门做针线活的仆人,或拿到外面铺子里做。不过《红楼梦》里仍然有两位身份尊贵小姐却要日日做针线做家计,这便是薛宝钗和史湘云。

今天,我们对”三从四德”,首先应看到,这些对妇女要求规范是特定时代,出于某种要求产生的,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女性地位提高,它逐渐被抛弃。

综上:回答了巜红楼梦》中贾府小姐们为什么要做针线活,以及作为德行或艺术的女红的实用性。

我是芬芳,随笔生香。欢迎红学爱好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