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锦大战关智斌个人资料,明朝投入兵力13万,清军大约10万,光从数量上看明军有优势,但质量上,明军以步兵为主,清军清一色骑兵,骑兵和步兵战斗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明军是洪承畴从陕西带来的,兵员大部分来自陕西一带,他们内心里十分不情愿到辽东与清军作战关智斌个人资料。而清军作战目的很明确的,他们就是要掠夺大明朝的人财物。从军队士气上看明军不如清军。
综合考量关智斌个人资料,清军占优势,明军处于弱势。
弱势的军队不见得一定打败仗关智斌个人资料。明军主帅洪承畴对双方的优劣是清楚的,清军骑兵长于野战,明军步兵长于守城。所以,开战之初,洪承畴坚守宁远,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向东推进。清兵没有机会发挥优势,双方处于胶着对峙状态。
战争的费用是相当大关智斌个人资料,而且当时处于小冰河期,大清和大明一样,灾荒不断,经济都很困难。最后是谁挺不住了,谁就会败下阵来。结果崇祯挺不住了,他再三催促洪承畴发兵解锦州之围,快速解决问题,尽早结束战争。洪承畴无奈,只好改变战术,主动出击解锦州之围。
皇太极围困锦州的目的,其实就是采取围点打援战术,消灭明军的有生力量。明军主动出击,正中皇太极下怀。
清军作战粮草都随马携带,明军是步兵,粮草要靠运输保障,随身携带的口粮十分有限。洪承畴这次出击只带三天的口粮。
皇太极抓住了明军的弱点。他先是派人抢了明军在笔架山的储粮,然后又在锦州、松山城以西,一直到海边挖三道壕沟,截断明军运粮通道。
明军因为断粮,军心不稳。洪承畴叫来各位总兵研究对策。洪承畴的意思是背水一战,但大部分总兵的意见是撤回宁远,洪承畴无奈只好同意撤兵。计划撤兵时间是第二天上午,有两位总兵带着自己部下头天晚上就开撤,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吴三桂,不明真相的明军士兵,以为败逃,也加入了逃亡队伍。士兵相互踩踏,死伤无数。皇太极料到明军会趁着夜色退兵,埋下伏兵,趁机追杀,明军大败。
战争打的不但是军事,还有经济,如果大明经济能坚持住,崇祯能坚持住,按照洪承畴的战术打下去,明军不会输。可惜崇祯没能坚持住。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