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在诛灭毒死唐中宗的韦后一党后,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
之所以是他接班,因为这样合乎情理。
一、合理唐中宗和唐睿宗俩兄弟都当过两次皇帝。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除儿子—唐中宗李显(也叫李哲)的皇位,改立李旦为帝,这就是唐睿宗。
然而在公元690年,已经牢牢把控了大唐政权的武则天,正是篡权,并改国号为周。他的儿子—唐睿宗李旦识趣的主动退位,并对母亲称帝表示热的列欢迎与认同。
公元698年,经过一番斟酌,武则天决定在死后归政于李氏,所以她又把当初被废的李显接回宫中,正式册立为太子。
公元705年,趁着武则天病重,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入宫称帝。唐中宗李显二进宫,再次成为皇帝。
同年,由于当初弟弟李旦接替自己当过皇帝,所以唐中宗提出要立其为皇太弟,但由于其强烈推辞而作罢。
公元706年,卫王李重俊被立为太子。由于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当时权势滔天的韦皇后对其极为排斥,并且多次提出将其废除,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李重俊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公元707年发动政变,但却兵败被杀。
所以在公元710年韦后被除掉后,曾经当过皇帝的李旦,理所当然的就成了皇位的第一候选人。
二、合情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除掉韦后一党的,是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按理说,应该是他直接当皇帝。然而,自己的老爹还在,按规矩自然轮不到自己,所以他联合太平公主等人,把自己的父亲推上皇位,实际上也就确定了自己的太子地位。
从这个角度而言,李旦是被自己的儿子捧上皇位。
说到底,还是实力决定一切。多亏是李隆基除掉了韦后,如果换做其他人夺权,李旦很可能首个被除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