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只余相杀没有爱的婚姻
无问西东中许伯常和刘淑芬的相互折磨很典型朱永博高小淑。
没有了爱朱永博高小淑,却死活要绑在一起相互伤害。
他们曾经是对琴瑟和鸣画面很美的小情侣,在情动意浓时,许说想和刘结婚,过一辈子朱永博高小淑;刘拿自己的工资供许读大学;许伯常在大学毕业后感觉到两个人的差距,提出分手。淑芬拿刀子去学校闹,以死相逼结了婚,许提出离婚也被拒绝。
许伯常对学生好,对所有人温和有礼、和蔼可亲,可是唯独对刘淑芬,他一点好脸色都没有朱永博高小淑。
恐怖的两人生活朱永博高小淑,不要说亲密了,连碗都分开用,你摔了我的碗,那就用铁饭盒喝水。
刘淑芬幻想让对方吃好饭菜,做家务为对方付出这些事情挽回双方的感情,没有回应就打骂。她吃着开水泡咸菜,自己觉得很美。
你叫不醒一个自我催眠的人。
这个人就是刘淑芬。
那些责备刘伯常不对刘淑芬的付出有回应,没良心,也不抱一下对方改善两人关系的,在跟着刘淑芬自我催眠。
他们的感情,在刘淑芬以死相逼结婚的那刻,死得彻底。
她不能面对的真实,就是他对她的爱已经没了。
这是一个失去自由被捆绑的男人,即使日日山珍海味,拿他当儿子来爱也是不会开心,他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失去的,是自我。
注定以后的岁月,日日相顾是折磨。
一个人自己活得真实,意味着内心的自由。
在关系里的真实,意味着相互给予自由。
刘淑芬不肯面对的现实,让自己进了一个叫刘伯常的囚笼,也囚着刘伯常作陪。
“你对我的态度是打在我心上”“你让我感觉,自己是最糟糕的人”
“那你还跟我过?”
刘伯常就要一个结果,离开我,我做的所有事情就是告诉你:你很恶心。
刘淑芬嚎啕大哭:“你说过要和我结婚,要和我过一辈子的。”
许伯常大声质问:“人难道不能变吗?为什么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变,而这件事就不能变?”
刘淑芬回答:“不能。”
一个不停学习成长的人也会用变动的眼光来看自己,看关系。
她都意识不到自己对他也没有爱了,太不甘。
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故事,是让许多女人有了共鸣碰上负心汉渣男的故事。
但真相就是,两个不爱被逼着绑到一起的人,只余相杀。
故事剪辑得比较分散凌乱,但导演想表达的贯穿从头至尾,关于人性的,真实的,善良坚持的,自由和爱的。
二 真实意味着自由,自由孕育强大
形容中国夫妻关系好的,会用恩爱两字。
恩,是需要报答的,爱要的是回应呼应。
许伯常说:你打死我吧,打死我你就少三十斤粮票。
他知道她对他有恩,在他眼里这种恩的报答就是三十斤糖票,没有感情,只余被协迫。
恩,是爱里最沉重的一个字。
就像有些父母对孩子,不讲爱的,讲生养之恩,没有爱的关系,是必须要你回报的,这样的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孝顺,反抗的就是忤逆。
想想恩有多可怕。
他不是你情我愿的承诺,不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是无意识放在天秤上的算计,我割了一块肉放上去,你也得割一块肉放上去,平衡了才没有怨气。
许伯常知道他欠她。
一个男人,在性欲盛年,对同居的妻子连碰都不碰,心里该有多恨。
多少男人为性各种下作,有些甚至为娶个女人有性生活能各种卑微屈膝,忍气吞声。从这点来说,许伯常真是超越常人的硬气,不给自由不屈服,不爱你不碰你。
这在当下许多男人享用着家里有个老妈子一样的妻,外边再出轨着热情XXOO的渣男,差别太大了。在这段婚姻里,刘伯常付出的代价亦是惨烈。
渣男,渣女,本身带着非常强烈的道德色彩。
评估一个人感情上是否成熟,就是不再用道德去绑架别人,他的内心真实自由。懂得维护自己的边界,不被冒犯伤害,有爱别人的能力,才能拥有真正的爱,去和另一个人建立真实,强大的联结。这种联结是双方的需求都兼顾满足,能越走越好的关系,必须伴随着双方的共同成长,甚至形成夫妻的共同人格,既抵挡外界的诸多诱惑,双方在这个内部组合里亦获益良多。
真实意味着自由;自由才能孕育强大。
失却自由,也就失却活力和能量;
无法面对现实的刘淑芬发现匿名信是王敏佳写的后,把自己对许伯常的怨愤找了个出口。
误以为王敏佳被打死后,她回家和法律世俗上的丈夫擦肩而过跳井。
她不是良心发现,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把她拉向真相,她陷得太深,继续下去毫无意义的婚姻和无法面对的人生,才活不下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