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朝代的更替中,皇帝选拔继承人和传位一事,是一个朝廷最大的事;因为牵扯朝政的稳定和江山社稷的巩固,为了夺取皇位,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不少父子内讧、兄弟相残的人间悲剧;在清朝皇帝继位的历史中,流传很广的是雍正皇帝矫旨篡位一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清朝康熙年间因为皇位引起的“九子夺嫡”事件,因为参与人员不光是康熙最有实力的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而且有众多皇亲国戚和大臣参与其中,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皇位争夺战;在众多皇子中,最有实力的是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据民间和野史流传,康熙本传位于十四子胤禵,雍正通过隆科多篡改圣旨,将“传位于皇十四子胤禩改为传位于皇四子胤禛”。
任何历史疑案要想站得住脚必须要有可靠的史料来证明,专家通过至今存放于辽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馆的康熙遗诏看出,康熙遗诏里很明白的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根据满足皇家传统,重要的圣旨都要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这份遗诏就是用三份文字书写的;由此雍正篡位一说不攻自破,汉文按惯例都要在“传位”句前加“于”字,就是传位于某人,不可能直接写成传位那位人,就算是你改了汉文,那满文和蒙文如何改?
除了雍正皇帝受到无端指责外,步兵统领、侍卫大臣隆科多更是以助纣为虐之嫌遭到世人的唾骂;隆科多也就是一个朝廷大臣,因份内公务和皇帝走得近些,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和胆量来为雍正篡权,这几份真圣旨不但给雍正皇帝平了反,也给隆科多翻了案。
民间为什么要如此造谣中伤雍正呢?主要是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在继位失败后放出的流言,因为他们心里不服气;再就是雍正皇帝上位后励精图治,政绩很有起色,推行的新政得罪了好多人,所以才有了雍正篡位登基的谣言。
此时此刻,隆科多还敢起投机的心思?
绝不敢,他已经完全被康熙吓尿了。
他虽然没有看到遗诏,但他已经可以确定继承大统的必然是四皇子胤禛。
他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康熙的遗命,如果任何人敢闹事,他是绝对会下令动手锁拿的,甚至见血也在所不惜。
因为他完完全全被康熙镇住了。
以为康熙死了,隆科多大权在握,就能胡作非为吗?
开玩笑。隆科多怕就怕,死了的康熙也能把他轻松秒杀!
当日,张廷玉奉圣命把隆科多带进了“穷庐”,康熙命张廷玉宣旨。
“隆科多乃敢交通皇八子胤禩、十四阿哥胤禵,阴谋不轨,着即赐死!”
跪地接旨的隆科多脑袋嗡一下,差点吓尿裤子了,赶紧鸣冤喊屈。
至此,他心里最起码应该有谱了,皇位肯定不可能传给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他恨得咬牙,后悔与他们有所交集。
这份圣旨被张廷玉收藏起来了。
如果隆科多敢有什么异动,这就是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
隆科多还没从崩溃中解脱出来,张廷玉又宣布第二道圣旨。
从地狱突然又飞入天堂。
这官爵真是太丰厚了。
“隆科多,着即升任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加太子太保衔,一等公。”
大悲大喜,地狱天堂,在这种精神折磨下,隆科多早就脆弱到唯命是从,不敢有半分违逆之心。
康熙再次给他造成精神上的冲击。
这是他年轻时勇猛作战,康熙御赐之物。后来隆科多穷困无路,到当铺里换钱了。
没有想到,康熙居然收回来了,充分说明康熙细致入微,明察秋毫,随时都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
是我一直在关注着你。是我一直压制着你。
当你知道你的命运都被别人紧紧掌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隆科多明白,生死宠辱全在一念之间,赶紧表忠心。
确实是一把宝刀,我重用你,你就是宝刀。我不用你,你就永远都出不了鞘。如果你敢背叛,这宝刀就取你性命。
此时此刻,康熙交给隆科多传位诏书。
委以扶助新君的重任。
告诉隆科多要如实宣诏。
康熙驾崩,隆科多如实宣诏,他就是以下结果:
一、扶立新君登位的功臣。
二、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加太子太保衔,一等公。
三、最重要的一点:活着。
如果他敢欲行不轨,再起异心,等待他的将是:
一、以上全部作废。
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能保证给他这些吗?
二、死。
张廷玉手中可还拿着另一份圣旨呢!
还有一点,受到如此惊吓,隆科多心中已经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谁敢保康熙是不是还留着一个或数个后招呢?万一,又被圈住呢?
隆科多此刻唯一的想法就是:迅速扶助新君登位,千万不要有什么差错,他才能尽快摆脱这种危险的处境。
雍正一刻不上台,隆科多就一刻行走在生死存亡的钢丝绳上。
在康熙面前吓尿湿的裤衩子还没有捂干呢,他怎么敢有半点异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