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诺贝尔奖有数学奖,她的评选方法及宗旨应该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大体一致,获奖者能够在该领域做出开创性的、有深远意义的贡献。可以参照类似的标准看一看陈景润的工作。
陈景润几乎将他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中,他取得了距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最近的成就——大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形式,这项成就简称为1+2。
陈景润证明1+2的过程用的是筛法,这并不是陈景润创造的方法。在他之前已经有一些数学家用这种方法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他们虽然不如陈景润在这条道路上走得远,但实质上也陈景润一样都没有证明或者否定哥德巴赫猜想。
筛法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个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是陈景润创造了筛法,他完全可以凭此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可是他只是这种方法的使用者。
如果陈景润彻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也是有实力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可以参考一下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的怀尔斯,他证明费尔马大定理时已经41岁,超过了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的40岁年龄上限,但是199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破例为他制作了菲尔兹奖的银质奖章,在2016年怀尔斯还获得了阿贝尔奖。这两个奖可以算作是数学界分量最重的两个大奖。
陈景润证明1+2时只有33岁,并未超过菲尔兹奖的40岁上限。他没有被菲尔兹奖相中,或许有很多原因,但他的成就达不到菲尔兹奖的高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陈景润是一个时代的人物,他的成名离不开当时媒体接连不断的报道。在树立科学典范的年代里,他被作为标杆人物得到了广泛宣传,但他距离数学界的大奖的确还有一段距离,就像他距离证明1+1那样。
原创作品,禁止侵权,侵权必究。
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John Charles Fields)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 ,于1936年首次颁发,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本身未设数学奖)。
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国际数学联盟(IMU)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举行颁奖仪式 ,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 。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每人将得到15000加拿大元(CAD)的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 。
截止2019年,共有2位华裔数学家曾获得过菲尔兹奖,分别是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 。
方舟子的回答: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颁发,诺贝尔奖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中国人民大学一名教授写了一篇关于诺贝尔奖的文章,说:“诺贝尔的妻子是被一位数学家夺走的,诺贝尔为此十分伤心,所以,诺贝尔奖中不设数学奖。”这个说法很常见,但是很容易否证。诺贝尔没有结过婚,所以也就不存在妻子被人夺走的事。
有人把这个说法改了一下,说是诺贝尔的未婚妻或者情人被数学家夺走或和数学家有染。诺贝尔没订过婚,所以也没有未婚妻。在他一生中,和他有过感情纠葛的女人有三个。他年轻的时候和父母在俄国生活,曾经向一名俄国姑娘求婚,被拒绝。这个看不上诺贝尔的俄国姑娘除了留下一个名字叫亚历山德拉(Alexandra),其他的我们一无所知。即使当时真有一名数学家插了一腿,很难想像诺贝尔到老了还对此耿耿于怀。诺贝尔的第二个女知己是一名奥地利穷困潦倒的女贵族金西(BerthaKinsky)。金西在给另一个贵族家庭苏特纳(Suttner)伯爵当家庭教师时,和比她小七岁的苏特纳家的长子相爱、订婚,但是苏特纳家长瞧不上她,不同意他们结婚。这时金西看到诺贝尔招聘女秘书兼管家的广告,就去应聘,但是只干了几个星期就离职和苏特纳结婚,后来成了苏特纳伯爵夫人。据说诺贝尔对她有感情,但是并没有因为她结婚了就心存怨念,而是一直保持了友谊。苏特纳伯爵也不是数学家。在金西离职后不久,诺贝尔遇到另一个奥地利女子赫斯(SophieHess),两人成了情人,关系一直持续到老,留下了很多通信,里面也没有迹象表明有数学家插了一腿。
传说这个和诺贝尔有恩怨的数学家是当时瑞典最著名的数学家米塔格-莱弗勒(GostaMittag-Leffler)。米塔格-莱弗勒比诺贝尔小了13岁,诺贝尔离开瑞典到国外定居时,米塔格-莱弗勒还是个学生。以后米塔格-莱弗勒主要在瑞典发展事业,成了斯德哥尔摩大学第一个数学教授,当过斯德哥尔摩大学校长。而诺贝尔每年只在给母亲过生日的时候回一次瑞典,和米塔格-莱弗勒的生活没有什么交集。斯德哥尔摩大学当时想让诺贝尔捐款,诺贝尔一度决定把遗产的5%捐给斯德哥尔摩大学,找诺贝尔募捐的主要就是米塔格-莱弗勒。如果两人有什么恩怨的话,斯德哥尔摩大学就不会让米塔格-莱弗勒出面找诺贝尔了。诺贝尔死后新遗嘱公布,人们才发现他没有给斯德哥尔摩大学留下遗产,于是有人指责米塔格-莱弗勒把事情搞砸了,两人之间有恩怨的传言可能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诺贝尔把原先计划给其他大学的捐赠也都取消了,并不是专门针对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只能说是诺贝尔后来改了主意,决定要把遗产都用来搞诺贝尔奖。
那么诺贝尔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不设数学奖呢?他没有说过,我们当然没法确切地知道。诺贝尔并不想让诺贝尔奖涵盖所有的领域,科学领域的奖没有涵盖到的还有的是,例如他没有设立生物学奖,难道是因为和生物学家有恩怨?他只是设了五个他认为比较重要或者他感兴趣的奖项,我们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设这五个奖。他从小对物理和化学感兴趣,在物理和化学方面有很多发明,所以他设了物理奖和化学奖。他晚年多病,体会到医学的重要性,所以设了医学奖,同时兼顾了和医学密切相关的生理学。他从小喜欢文学,一直热衷文学创作,写过诗歌和剧本,所以设了文学奖。他想改变自己作为“杀人商人”的形象,设了和平奖。和平奖的设立很可能还受到当过他的秘书的苏特纳伯爵夫人的影响。苏特纳伯爵夫人是著名的和平运动活动家,并在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所以诺贝尔不设数学奖的原因可能很简单,就是他作为一个发明家觉得纯数学没那么重要,或者对纯数学不感兴趣。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米塔格-莱弗勒的推动下当时瑞典已经有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奖,诺贝尔可能觉得没有必要再设一个数学奖和它竞争。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的初衷是为了表彰重大的发现和发明,推动人类的进步,如果认为因为他与数学家有个人恩怨就不设数学奖,未免太小瞧了他的心胸。当然,人们对这种桃色八卦总是要比对事实更感兴趣的,所以这个传闻,也还会一直流传下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