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所说的日本的自杀森林,应该指的是“青木原树海”。
青木原树海,也称富士树海,位于富士山北麗,海拔约在920米至1300米之间,是横跨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鸣泽村的约30平方公里的一片广袤的森林。
之所以称其为“树海”,是因为站在富士山顶俯瞰这片森林,微风拂过,整个森林犹如波浪赶滩般,一波一波的前涌,故此,当地人才自豪的昵称其为“树海”了。
是的,当地人过去是以圣山富士山北麗的这片森林而自豪的,那是因为这片拥有1200年历史的树海不仅保持着原始自然生态,而且还有无数的奇石美苔、巨树熔岩供人欣赏。树海洞口附近,还有夏季观光富士山必去的纳凉胜地“鸣泽冰穴”......置身树海中,微醺于清风树香,一股清幽脱俗、回归自然的心境就会油然而生,端的是避暑胜地、人间胜境。也由此,青木原树海不仅被国家指定为“天然纪念物”,还被指定为“国立公园特别保护地域”,当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富士山区域自然也包括了青木原树海。
那么,如此的一片清幽脱俗而又充满了灵性的森林,又怎么会成为日本人的自杀天堂了呢?而且还誉为是仅次于排在世界第一位的自杀圣地——美国金门大桥的世界第二自杀圣地。 原来,始作俑者乃是两本书,一本是出版于1960年由松本清张所著的《波之塔》,另一本是在1993年出版的鹤见济所著的《完全自杀手册》。这两本书有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把青木原树海描绘成了死亡的终极选择之处,暗示由此可以通达净土进入天堂。
小说《波之塔》获得成功后,曾先后8次被拍成影视作品,因小说的女主人公是走进青木原树海自杀的,受其影响,青木原树海自此也进入了自杀者的视野。自从1974年在青木原树海发现了第一位自杀者后,此后每年都有选择来此自杀的人,而且呈年年增加趋势。
尤其是泡沫经济后,因经济、工作、家庭等各种原因导致无法继续生存的人们,有的是为了不给他人增添麻烦;有的是为了虽然想自杀但又恐惧一个人死,所以特意跑到青木原树海自杀人多的地儿自杀以给自己壮胆儿;还有的就是为了能静静的一个人死去。当然,他们也兴许有着一个共同的终极幻想,那就是也许自己死后真的能由青木原树海进入仙境。因这些理由,最终选择在青木原树海自杀的人更是一年比一年多,据说2010年一年来青木原树海自杀的人就达247人,其中成功自杀了共54人,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排在第一位的美国金门大桥。
2016年,马修.麦康纳主演了一部电影叫《树之海》,就是以青木原树海为背景的。2016年,美国拍的一部由日本著名影星渡边谦主演的恐怖片《自杀森林》也是以青木原树海来说事儿,这些,在不觉间都提升了青木原树海乃为一自杀圣地的知名度,试想,在如此的炒作下,作为自杀圣地的青木原树海想不火都不行,正如酒壮英雄胆一样,这片树林已经成为了“林”壮“自杀者”胆的自杀圣地。
据说,目前在这片本应迎来千万游客的天然氧吧自然风光胜地,却早已变成了三步一劝告牌,五步一警示语的让真正游客止步的恐怖之地。大胆者,走进深处,看见白骨、尸体已是常见的话题。当地政府为了抢救这片美丽的自然森林,正在努力淡化青木原树海的负面影响力,至于功效如何,确是只能留待后世评说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