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当然是张学友老婆罗美薇啦,其他三个之前都没有名气的,好吗方媛跳舞?虽然刘德华老婆朱丽倩貌似在马来西亚颇有名,但在这边根本没人认识她啊,更不用说黎明的那个助手老婆以及郭富城的网红老婆了。
罗美薇应该是这四个人里面唯一一个在香港娱乐圈混迹过的艺人,曾经和袁洁莹及陈加玲组成“开心少女组”,推出过唱片,也拍摄过一系列校园电影,曾经火过一段时间方媛跳舞。
罗美薇之后还参演过一些电影作品方媛跳舞,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痴心的我》了,她与张学友因戏结缘,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1988年3月罗美薇因不堪忍受张学友沉沦、酗酒,正式宣布与张学友分手方媛跳舞。1988年底张学友正式重新追求罗美薇,1991年两人正式宣布复合,罗美薇之后果断选择退出娱乐圈,并于1996年与张学友注册结婚。
罗美薇本来是一位极具潜力的影坛新星,但为了让张学友发展天王事业,她依然选择退出娱乐圈,放弃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实属难得方媛跳舞。
不是卖不掉,而是郭富城要求降价。
现在听一场明星的演唱会,票价真的非常的高了。
现在明星们的演唱会,最为普通的距离看台最远的地方也得要七八百,然后内场更是1300元以上。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后的价钱,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抢不到票的,如果从黄牛的手中购买,这些数字就得在翻一番。
如果按一个二线城市,普通月收入4000多的话,明星的一个两三个小时的演唱会就让你花掉将近四分之一的工资。这些票价真的算是太贵了。
然而现在很多明星的演唱会,即便票价定的再搞,也都是有价无市的境遇。
明星们的演唱会和他的粉丝有着很大的关联。一般去看某个明星的演唱会,一般到现场的都是他的歌迷或者是忠实的粉丝。
像现在的许多流量歌手,他们没有什么作品,谈不上有什么歌迷,他们的演唱会就是自己的粉丝们硬生生的撑起来的。同时,他们开演唱会频频都要买通稿,全网吹嘘自己演唱会的各种战绩,这些行为让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对明星演唱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厌烦心理。
当然郭富城是实力派的天王。
郭富城有着非常多的经典歌曲,他的歌迷不在少数,虽然他对于00后的影响相对而言比较小,但是他依然是十分的有群众的号召力的。
郭富城是自主降价的,他这是在保护自己的粉丝
有许多的明星都是十分爱戴自己的粉丝的,他们开演唱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回馈于歌迷,郭富城自主降价,就是减轻歌迷朋友的负担。而并不是网上盛传的门票卖不出去。
张学友(2800万张)>刘德华(1900万张)>郭富城(700万张)>黎明(300万张);
以歌坛为基准,剔除影视。评判四大天王的歌坛成就维度有如下两点:
1:音乐生涯唱片销量;代表着:影响力;
2:唱功状态维持,涉及声乐角度的发音科学和倒嗓程度;代表着:如今的号召力、卖座率;
在这四个维度之中,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刘德华和张学友,郭富城和黎明在音乐成就上和刘德华和张学友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毕竟二人转入影视利益。以这二点进行阐述:
演唱生涯唱片销量总和;摒弃子虚乌有的网络流言,在此主要以具有可查数据的单独唱片白金认证作为计算凭证,一切网传不算其中;
以白金认证为核心,数据来源以两种方式为核心:1:HK-IFPI白金认证;2:TW白金认证;
在当年,这两种就是整个唱片销量的核心。四大天王崛起的年代,并没有可考数据的内地唱片市场。一般都是有商业贸易从TW、HK两地流传如内地。所以在正版销量上,并不存在简单将两地销量相乘得出亚洲销量。一切要讲究数据,
先上数据:
张学友:2800万张,上下浮动一百万张;
刘德华:1900万张,上下浮动一百万张;
郭富城:700万张,上下浮动50万张;
黎明:300万张,上下浮动50万张;
唱片销量-张学友:2800万张+;张学友的唱片销量是极为恐怖的。他自出道以来, 直至2003年前后的传统唱片行业走向衰败乃至于终止。他基本上保持着半年一张专辑的恐怖速度进行迭代。
第一张专辑:《Smile》,语种:粤语;宝丽金唱片发行,销量:20万张;白金认证;地区受众:粤语听众,不仅仅局限于HK。
《Smile》之中有一首爆款歌曲——《情已逝》,一般而言,超过二十万张销量的唱片,必定伴随着爆款歌曲的出现。
张学友的唱片数量过多,以下先主要纪录20万张以上销量的唱片:
1:1985年十二月:《 Amour/遥远的她》,语种:粤语;销量:20万张+;
2:1989年十二月:《只愿一生爱一人》,语种:粤语。总销量:80万张;张学友演绎生涯第一次巅峰;
3:1990年二月,《似曾相识》TW销量+HK销量:20万张;
4:1991年一月,《情不禁》 总销量:80万张;专辑中的歌曲《每天爱你多一些》成为当年爆款。拿奖到手软;总销量包括:东南亚;
5:1991年八月,《一颗不变心》总销量超过70万张。同名主打歌,成为爆款,拿奖到手软。
6:1991年十二月,《爱你多一些·精选》总销量60万张;
7:1992年五月,《真情流露》总销量超过100万张,第一张突破总销量一百万张的专辑。奠定一哥地位。
8:1992年十一月,《爱火花》总销量超过100万张;开始稳定百万销量数量级唱片质量。
9:1993年三月,《吻别》总销量超过400万张;这个不必多说,华语巅峰专辑。在TW以136万张的销量成绩打破TW地区的唱片销量纪录,至今未破;
10:1993年7月,《我与你》总销量超过120万张。专辑之中歌曲《只想一生更你走》成为张学友声压代表作。以下只记录超过百万销量的专辑。
11:1993年12月,专辑《祝福》总销量超过250万张;吻别之后的第二次生涯巅峰。
12:1994年5月,《饿狼传说》总销量超过120万张;
13:1994年8月,《偷心》总销量超过200万张。和《吻别》、《祝福》、《拥有》,四张专辑称为千万销量。
14:1994年12月,《这个冬天不太冷》总销量超过130万张;
15:1995年4月,《真爱新曲+精选》总销量超过120万张;
16:1995年9月,《拥友》总销量超过150万张。
17:1996年4月,《爱与交响曲》总销量超过120万张;
18:1996年6月,《忘记你我做不到》总销量超过150万张;
19:1997年1月,《不老的传说》总销量超过120万张;
21:1997年8月,《想和你去吹吹风》总销量超过100万张;
新世纪开始,唱片市场开始缩水,盗版市场开始崛起。整个音乐行业走入下滑阶段。同时更强的对手到来,张学友的唱片销量下滑。在没有一张超过百万。同时整个唱片时代结束之后,来到数字专辑之中,也很少出现百万级别销量的专辑。即使是周杰伦。
张学友2005年的《雪狼湖》国语专辑总销量超过30万张,已经十分不错。
最终统计销量:2800万张,上下浮动一百万张;。
2:刘德华:总销量:1900万上下;
刘德华的唱片销量和张学友不同,刘德华的音乐市场比较注重于TW市场,HK本地的粤语市场,刘德华占比不大。而刘德华在国语专辑领域,却是稳压张学友一头。上干货;
1990年,刘德华凭借专辑《可不可以》奠定其在歌坛的地位。总销量:150万张;地区:东南亚;随后TW开拓唱片市场;以下主要以刘德华于台湾市场的白金认证销售:
1:1991年,《我和我追逐的梦》,TW销量: 40万张,八白金;
2:1991年,《来生缘》,TW销量:50万张,获得宝丽金颁发十白金认证;
3:1992年,《谢谢你的爱》TW销量:50万张+,
4:1993年。《真情难收》TW销量: 86万张;全球销量过150万。
刘德华第一个小爆发。在新加坡相应非凡。正好这个阶段张学友也是正值顶峰。随后五年之内,两人将郭富城、黎明二人拉开,开始占据音乐市场资源。刘德华此时加入华纳子公司飞碟唱片,王杰也是在飞碟唱片之中。
5:1993年,《一生一次》TW销量:65万张;
6:1993年,《我爱你EP》 TW销量:21万张;
7:1994年,《忘情水》TW销量:100万+,总销量:300万张+。
《忘情水》这是刘德华奠定霸主之姿的核心之作,效果等同于张学友声压之中的《吻别》,两者数据极为接近。飞碟唱片开始占据极大的市场,王杰开始桀骜,刘德华成为飞碟一哥。
《忘情水》发行4周破80万,连续七周蝉联销售榜冠军,停留销售榜周榜17周。也是1994年度全年金曲龙虎榜十大唱片销量冠军,这一年就是忘情水卖得最好。此外,在日本、新加坡等地,忘情水也极为受欢迎。
8:1994年,《天意》TW销量:100万张+,记得一提的是,刘德华联合飞碟,捐出了其中56万张版税(每张3元,合计近170万)。从此刻开始,刘德华的形象获得大众热爱。
9:1995年,《真永远》TW销量:80万张+,全球销量:200万张。小爆发。
10:1997年,《因为爱》TW销量:55万张。发行5周后TW-lFPl认证八倍白金40万张,之后还停留销售榜11周,最终55万左右,获得1997年度台湾IFPI唱片销量十强。
11:1997年《爱如此神奇》TW销量:50万+
12:1997年《爱在刻骨铭心时》TW销量:70万张;lFPl认证12倍白金60万张。
13:1998年,《笨小孩》TW销量:约40万张;
14:1998年,《你是我的女人》TW销量:15万张。语种:粤语;这一张是粤语专辑,其他皆是以过于为主。
15:字数太多,综合一下,1999年五张专辑TW销量合计200万。
以上数据来源可考可查,来自TW金曲龙虎榜销售榜、lFPl(96-99)、刘德华官网奖项、台湾民生报、国际people杂志、唱片公司数据等。
同张学友一样,进入新世纪后,唱片市场萎缩,后续的唱片销量普遍低迷,不够百万,不在赘叙。
综上统计,刘德华唱片销量可查的TW纪录为:1200万张;
HK市场累计为200万上下;
新加坡、日本、以及其他渠道市场累计为500万上下;
最终刘德华唱片销量为:1900万张,上下波动一百万张。
郭富城700万张、黎明300万张:至于四大天王的后两者,数量级就小了很多,郭富城的专辑销量如下:
1:《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四白金认证,20万张;
2:《跳不完、爱不完、唱不完》语种:粤语;销量:25万张;
3:《狂野之城》1994,白金销量15万张;
4:《铁幕诱惑》1994,销量约15万张;
5:《纯真传说》1995,销量约12万张;
6:《听风的歌》1996,超过双白金销量约12万张;
7:《风里密码》1998,超过双白金销量约10万张。
郭富城的TW唱片认证综合是512万,价值HK市场和新加坡、日本市场,应当在700万上下;
黎明的唱片销量更少,台湾数据整合是200万左右,综合其他市场,应该在300万张上下;
至此,唱片销量的综合数据为:
张学友:2600万张;
刘德华:1900万张;
郭富城:700万张;
黎明:300万张;
歌手的一切成就都是以唱片销量为核心进行衍生,所以在成就上,最重要的问题已经解决。结论基本揭晓: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
2:唱法状态;
先上结论:
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黎明;
在唱功领域,对于四大天王而言,其实很明显的区分。
张学友一如既往的稳定,在不具备高音能力后,张学友就尽量不触碰的G4以后的高音。而是进行着底层声乐的练习,集中于腹腔、胸腔能力的拓展,和音准、乐感的维持。同时部分学习新世纪的新唱法。比如,近些年来,很明显发现张学友拥有了面罩共鸣等能力。
这种做法可以完美的保护嗓子,年龄已经过了唱功的上升期,那么就维持好应有的C3-G4的大众音域就很好。也不再渴望从年代的局限感之中走出,不涉及不去费心思学习新时代的唱法。
而张学友本身的功底就是四大天王四人之中的最好的。声带闭合程度较高,倒嗓程度是最轻的。
刘德华是四个人之中倒嗓层度最高的人。如今声带的机能已经进入了十分严重的老化程度。
究其原因是因为,刘德华的发音点过于涣散,常常使用鼻腔音作为延音进行个人音色辨识度的利器,这种做法导致了发音点的核心会在延音之中进行涣散;不具备声线的集中状态。这是其一;
第二点是,刘德华的喉位问题一直很严重。刘德华的唱法局限性是很重的年代感。在音高的变化之中,刘德华的演唱的喉位变化大的令人惊讶。他的颤音、并不是通过发音点进行的半音波动来实现,而是通过喉头的喉位波动来实现。这种错误的声乐感念,错误的将属于腔体能力的锻炼,附加在声带负荷上。
在这种惯性思维下,高喉位就成为了刘德华的致命问题。2007年后,刘德华的嗓音就直线下滑。咽喉部的肌肉越发老化。而且也丧失了高低音能力,集中音域已经很少。以2019年的新加坡演唱会为例,刘德华的live歌曲,基本上都开始降调演唱。
但实际上,刘德华的大部分歌曲都是C3-F4的歌曲。这已经是职业歌手的基本音域,甚至于业余歌手的音域也比这个广。如今,刘德华的鼻腔音唱法因为声带倒嗓的严重情况不具备较大的可听性。他开始改变唱法为类美声唱法。因为美声胸腔的胸声增加,可以有效的提高音色的厚实度,弥补部分倒嗓导致的音色缺失。
郭富城,郭富城的嗓音状态还是比较好。这是得益于一个好老师。郭富城的音色和发音点腔体,都是十分科学的状态。发音点集中,发音点上挂,音色天生少年感。腹腔支撑、胸腔点缀,咽喉压力很少,以共鸣腔体进行音高波动控制。
但是郭富城的问题是乐感和音准的问题,毕竟当年的音乐市场被张学友和刘德华分割后,他和黎明不得不舍弃音乐市场,开始进入影视业。所以演唱的练习和演唱会的次数,相比于前两者已经大大降低。
黎明的腔体问题也比较明显——音准、乐感、高喉位。
黎明同样具有高喉位问题,除此之外黎明作为歌手最重要的问题是音准问题。相比于刘德华,刘德华即使倒嗓再严重,在C3-G4阶段具有绝对音准还是没有任何问题。但黎明的演唱会老是出现音准偏差的问题和拍子不稳的情况。
具体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文章:1:刘德华的唱功到底如何?
2:张学友的唱功如何?
所以,综上所述:歌坛四大天王的成就排名为:
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