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曼被认为是“知人”、“知天道”,其实更确切的说是邓曼善于思考、明达事理,正是她的这些优点给人“知人”、“知天道”的智人的形象邓寓君。楚武王有此贤内助,楚国能有此国母,真是君王和国家的福分了!
曼被后人认为是“知人”、“知天道”,其实更确切的说是邓曼善于思考、明达事理,正是她的这些优点给人“知人”、“知天道”的智人的形象邓寓君。楚武王有此贤内助,楚国能有此国母,真是君王和国家的福分了!
有空加个微博好友给个好评啊
姓名邓寓君:邓丽君
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褒忠乡田洋村邓寓君。
1958年至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邓寓君。
1963年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
1964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
1966年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
1967年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
1969年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演唱中视开播首档连续剧《晶晶》主题曲及主持视《每日一星》节目。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首度出国赴约做慈善义演。
1970年获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荣誉。
随“凯声综艺团”到香港表演。在港拍电影《歌迷小姐》。1973与日本“宝丽多”机构签约赴日发展。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
1974年以《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赏。
1977年成为“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一位金唱片得主。
1978年个人大碟《邓丽君GREATESTHITS》及《岛国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于日本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
1979年“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三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
赴美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
1980年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邓丽君身在美国,然而其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据悉,连小平同志也甚为欣赏邓丽君独特的演绎方式。
在香港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瞬即达到白金唱片数字。第四度踏足“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十月返台于国父纪念馆义唱,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年底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
1981年台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与李季准主持金钟奖典礼。
在香港利舞台创下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之记录。六月于台湾义演,“台视”播出长达一百二十分钟《君在前哨》特别节目。参加“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她所灌五张个人大碟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历届金唱片记录。
1982年于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
1983年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籍女歌手。当寻十大杰出女青年”。推出广东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闻。
1984年在东南亚各地举办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重返日本推出《偿还》专辑,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内接近一年,刷新日本乐坛历史记录。
邓丽君也因此获得无数奖项,其中包括“年度有线大赏”、“最受欢迎歌曲赏”,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赏”之“最优秀歌唱赏”。其卓越成就,为中华民族添上一抹缤纷艳丽的光彩。1985年在日本凭借新歌《爱人》连续十四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并再夺“有线放送大赏”,同时在日本乐坛创下两项历史记录。
《爱人》一曲不费吹灰之力便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首次参与电视剧演出,《爱人》一曲更成为该剧主题曲。八月返台与张菲主持“反盗录、反仿冒”义演晚会。十二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演唱会。
1986年主持台视春节特别节目“与君同乐”。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蝉联日本年度有线电视大赏。
再度以大热门姿态顺利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继续穿梭于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出席日本“第38回红白歌合战”。
1988年名作词家慎芝女士过逝专程返台吊唁。
1989年香港“亚洲电视”于农历年初二晚直播烟花汇演,邓丽君应邀出席,并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
1990年应邀出席“无线电视”直播之慈善节目,作表演嘉宾。
1991年赴港为“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作慈善表演嘉宾。
1992年推出《难忘的TERESATENG》专集。
1993年三月赴港作“亚洲电视”TALKSHOW“龙门阵”嘉宾。
1994年参加华视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所举办的“永远的黄埔”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湾之公开演出。于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1995五月八日因气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享年四十二岁,五月二十八日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长眠金宝山“筠园”。
《亚洲周刊》报道,台湾作家平路的新近长篇小说《何日君再来——大明星之死﹖》,近日在台北书市贩售,掀起了有关邓丽君之死的探讨,网路、电台、报纸、杂志等再次热烈讨论多年前邓丽君在泰国清迈谜样的猝死。
资深媒体人寇维勇当年由台北联合报旗下派驻曼谷《世界日报》,当时曾亲赴泰国清迈采访邓丽君死亡事件。
他在台北飞碟电台节目中公开指出,邓丽君死亡后,?铺遄罅臣丈匣挂庞幸桓霭驼坪煊 T偌由系死鼍姆ü杏驯B薅耘阎篮敛还匦模卸系死鼍潜荒杏哑赖摹?芪滤旦s“平路的考证很有意思。”
由邓丽君的弟弟邓长禧担任执行长的“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表示,“邓丽君是气喘发作而死”。
平路的《何》书出版之后,该基金会已接获邓丽君歌迷的各种反应,该会将一一蒐集资料。邓丽君的哥哥邓长富则表示,平路并未和他的家族接触过。这本书虽然没有写出主角是谁,但是,从书中内容,大家都知道是谁,舆论认为这会造成困扰。
台北飞碟电台请了平路和寇维勇谈《何》书。
寇说,他在一九九五年四月八日接获报社电话,要他前往采访邓丽君之死。四月九日,他佯称是泰国第七频道电视台工作人员,打电话到邓丽君生前下榻的饭店,接电话的男子说话时声音、言谈都很从容,这位男子没说邓已死,只说她很忙,还说他们要去香港。
寇维勇说,他抵达现场访问时,看见邓住的饭店一五零二号房里有五个制服警察和十五个便衣。
他看了邓丽君的死亡证明,上面记载邓是在四月八日下午五点半死亡,邓使用的是贝里斯的护照。
饭店里一位女孩说,她听见邓丽君死前喊了几次“妈妈”。当时寇维勇带拍立得照相机,看见邓的男友保罗,却拍不下去,甚至气得想用照相机砸他。寇说,邓的男友穿深绿色短裤,以三、七步的方式站,还抖腿,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他在保罗身上看不到一点情人猝死的哀伤。
邓送院男友仍倒头大睡
因通晓泰语,寇维勇还访问到参与其事的泰国医生。这位医生坦言,邓的身体状况很糟,肺、肾都坏了。后来,寇查访了保罗当日出外的时间,发现保罗下午四点离开旅馆,晚间七点回旅馆。
酒店经理告诉寇,保罗回到旅馆时他告诉保罗邓已送去医院,保罗竟回房倒头大睡。警察在晚间八点把保罗从床上叫起来。当时那位经理愤然告诉寇﹕“这个男人不负责任到如此地步。”寇说,邓丽君在清迈住了一个月,清迈很适合养病,照理说不应该导致气喘发作。他判断,邓丽君生前曾和保罗吵架,邓丽君是被气死的。
因为邓死后的?铺澹竺婕沼幸桓霭驼频暮奂!?
平路在节目中未承认她的小说写的就是邓丽君,她仍以“大明星”称之。节目主持人周玉蔻直指,小说读起来就觉得写的是邓丽君。平路表示,小说是以“她的成长”呈现一个女人的生命,用各种角度拼图大明星之死,呈现多种可能,其中情爱的失落也可能是死因之一。
平路认为,明星一旦成为偶像,就会被剥夺一些寻常幸福。她笔下这位大明星,声音“脆弱”、“天真”,惹人怜爱,唱出了小女孩的盼望,也唱出沧桑。
熟悉平路的作家袁琼琼在新书发表会上指出,《何》书内容可以投射到平路自己的身上,书中可看到平路渴望的爱情,和她想逃避的部分。
小说可投射到平路身上
由于《何日君再来——大明星之死﹖》的主人翁让人立即想起邓丽君,因此引起文化圈讨论“影射”的话题。这种融合真实和虚构的创作方式,以及结合文学和历史的表达手法,令“影射”事件在台湾成为热点话题。
台湾作家李昂以自己创作《北港香炉人人插》和《谢雪红传》的经验,支持平路的创作自由,强调平路不该背负影射之名。
李昂对本刊表示,以公众人物或历史人物作为创作素材的作品很多,像《杨贵妃外传》、《宰相刘罗锅》以及一些清宫电影都是。过去的人可以拿来虚拟,为甚麽以最近的人如邓丽君虚拟时,却引起争议﹖李昂问,如果平路是在五十年之后写这个故事,还需背负“影射”之名吗﹖
李昂说,她写谢雪红时,是以谢雪红串场,不表示就在写她﹔写《北港香炉人人插》时,只是写一个用身体交换权力的女人,并没有写陈文茜,“是陈文茜自己对号入座”。
对于邓丽君,李昂有自己的看法。她说,邓丽君在历史上闻名,不只是艺人身份,还有她的历史地位。不过,李昂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邓丽君的节目,那时台湾已解严,很多台湾人到了中国大陆,已经不把中共看成共匪了。但电视播出邓丽君劳军的节目,邓依然说白色恐怖时期的官方说法,呼吁军人反共抗俄,与时代脱节,令人惊讶。
李昂说﹕“我认为平路没有虚拟邓丽君,是邓丽君虚拟了自己。我想问﹕邓丽君和让她走红的台湾,是甚麽关系﹖我还想问﹕邓丽君和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又是甚麽关系﹖也可能一切都是虚拟的吧﹗”
平路的小说引起邓丽君歌迷的注目,纷纷到邓丽君文教基金会网站上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何》书将邓丽君写得过于轻佻,质疑基金会为何不出面﹖也有网友指出﹕“何必急对号入座。”
邓丽君传记将问世
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对本刊说,目前基金会正蒐集各方意见,筹划邓丽君传记的出版。邓的弟弟、基金会执行长邓长禧说,他忙于基金会“星愿”创作歌唱比赛活动,对事件低调回应。
基金会人员则透露,他们“不愿随平路起舞,正规划邓丽君的传记”。基金会还透露,正计划与日本合作拍邓丽君的电影动画片,预订两年后问世。
邓丽君十五岁进入歌坛,出版首张唱片,一九六八年,她以清纯的造型演唱《一见你就笑》,风靡群众,获得“娃娃歌星”的封号,其后声名远播,曾到新加坡等国演出,闻名东南亚。
上世纪七十年代,邓丽君的歌曲受到中国大陆民众欢迎,人称“小邓”,与中共领导人邓小平“齐名”。一九七四年,邓丽君前往日本发展,获得日本歌迷欢迎。
另一方面,邓丽君几乎是台湾之宝,她经常从事劳军表演,与台湾军方有非常深厚的关系。虽然碍于规定,邓丽君无法如邓家所愿,安葬在国军示范公墓,但国防部仍颁给邓丽君“陆海空褒状”,使邓丽君成为非军人获颁康乐类海陆空褒状的第一人。
在《何》书中,主人翁被描写成情报员,常年遭到台湾国安局跟监。不过,国防部军事发言人室不愿对此表示意见,只说《何》书是一本小说,纯是作者杜撰,不是事实,因此不会针对小说内容做任何回应。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