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直播事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它代表了中国所谓公知群体的彻底没落,也代表了中国自信的新一代青年的崛起高晓松节目遭停播。中国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至2012年左右,把持中国公共舆论的精英群体都经历过国家贫困的岁月,导致这部分人普遍相信“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亮”,当然其中不乏一些受到境外敌对势力资助的别有用心的公知,比如杨—均—恒,一个澳大利亚籍的间谍,长期混迹于国内的公共舆论平台,伪装成大V公知,刻意混淆黑白,抹黑我国。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比如柴静,事实在客观上帮助境外反华势力扭曲我国。记得当时在10年左右念大学时期,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网易博客,充斥着各种带节奏的所谓公知,在我国公共舆论平台严重误导一大批青年学生(这批人大多数背后绝对受到境外基金的资助,目的大家都懂)。直到12年微博实名制开始,这股风气才逐渐好转。
那么高晓松出身高知家庭高晓松节目遭停播,在美国生活多年,在各种场合不断流露“美国月亮比中国圆”之类的意思。这种表达其实放在十年前其实没啥,但放在今天,绝对不行。为什么?因为中国90后、00后已经崛起,这是充满自信的一代,他们绝对觉得“中国的月亮比国外的好”,就像美国人从出生就觉得美国第一一样。尤其是从近两年开始,中美贸易战,香港事件,新冠病毒事件,美国以及其小弟们不断抹黑中国,极大地强化了中国新一代的爱国情、爱党情!这是无线充满自信和朝气的一代!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高晓松之前的无数言论放在以前没问题,放在今天,放在此时此刻,就容易被喷高晓松节目遭停播。因为中国的新一代已经不承认美国比中国好。
所以高晓松节目遭停播,高晓松事件是中国公知群体的彻底失去舆论话语权的标志。同时,也代表着中国最自信一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彻底崛起了!
近段时间,高晓松和马东等参与了一档名人名著直播节目,被网友生生骂到不得不停播。让人多少有些吃惊,网友为什么反应会这么大?网友会不会有点过于偏激了?这种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公知”们今后还敢直播吗?下一个可能被骂的会是谁?这无疑都是大家所关注的!大概了解了一下,这场直播共有八位名人参与其中,分别是鲁豫、麦家、马伯庸、江南、白茶、史航,自然还有参与直播的网友留言攻击的对象高晓松节目遭停播:矮大紧高晓松、著名相声演员马季的儿子马东。网友喷高晓松的焦点,其实并不是因为晓松一贯的说话风格,同样也不是因为他的思想倾向。网友们喷的点,主要还是集中在高晓松和马东的美国国籍(或持绿卡)这个结上,这也是导致他人设崩塌的关键点。中国越来越走向开明,对前面两种情况,大多数国人都有着越来越高的包容力。即便是方方,更多国人的怒气不是对着方方日记本身,而是方方吃里扒外,日记在海外高速出版:“吃完面,翻碗底儿”的行为。在高晓松这里,情况实际也差不太多,网友在意的,已经不是高晓松在说些什么,而是不想听高晓松或者马东这些人说。可以说到了“人丑衣裳破,说啥都是错。”的地步。 在开喷的网友眼里,高晓松和许多“中国美人”、“黄阿玛”一样,拿着国外身份,然后又回来人模人样地指手画脚,挣中国人的钱,然后钱再去美国使费,给美国人交遗产税,换句话说,芯片已经换了另一个婶儿了。这确实是难以修补的硬伤。如果晓松专心沉醉音乐电影之类领域,也许还好。但一旦涉及文化、社会,涉及三观,那晓松说过的那些段子,比如对中国最好的一直是美国,美国人总是资助中国,美国人对华人好到可以让华人担任州长和部长。几乎立马就会撩起许多人的情绪。中国人关上门自家人说这些话,和一个美国人跟中国人堂而皇之地讲这些话,真的是完完全全两回事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晓松被骂,并不值得同情,因为是自找的。其实说起来,既然当初已经选择离开,那就跟阿城一样有点操行呗,起码别人想起来,还觉得你是个爷们儿,可向往“自由”的同时,又耐不住寂寞,又惦记国内人傻钱多钱好挣。想两头得好,两头便宜都沾,那你可不得吃得咸鱼抵得咸?身为国外的华人,还又想挣中国的散碎银子,最顺溜的办法,就是走北美崔哥那个路子。直接夸中国好,骂美国烂不就完了? 都是中国培养出来的人精,谁都不比谁傻,人在海外混了几十年,这点事儿,这中间的道理,崔哥可比高晓松们理解得通透多了。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干嘛还这么端着这么矫情。高晓松虽然连大学都没读完,但他公知干得很不错,可以说已经当到一种相当的高度相当的层次,绝对比大多数公知更加讨喜,对各种场面更应付裕如。连他都被骂成这样,可以说是公知界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公知如科普,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捷径,若然没有真材实料的话,公知并不是那么好当的,考虑到自己言论的影响力,公众人物最好还是谨言慎行,中国人眼睛最亮,门儿清着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