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非常好的朋友马克达蒙,他们小时候同住一个社区,很小就认识,可以称得上总角之交亲密无间。这种友谊,在社会上还是很普遍的,但在名利面前,能不能经得住考验,就另说了。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可是,马特和本都是好莱坞当红的巨星,好莱坞是金钱利益至上的名利场,他们在这里摸爬滚打30年了,竟然还保持着最初的友谊,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马克达蒙。本为了自己的电影梦,在大学一年就辍学拍戏去了,当然捎带脚地,把上哈弗的马特,也给鼓动辍学,当时马特还是哈弗的小学霸,但是马特信任本,毫不犹豫的跟他“同流合污”了。

我个人觉得马克达蒙,奥斯卡应该给他们颁发“最佳友谊奖”。不管什么领域的演艺圈,都需要这种友谊精神。

我是得着马克达蒙,有话直说。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在很多人眼里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外号“呆萌”)的银幕形象是内心强大、心思缜密的逗逼理工男(《火星救援》)、话多又腹黑的黑暗科学家(《星际穿越》),以及最为人所知的顶级倒霉特工伯恩,不过,这位生活中的天才学霸+剧本狂魔之所以为人所知,靠得还是那部自编自演的好莱坞获奖作品《心灵捕手》。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生于1970年的达蒙,从小就具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在剑桥市中学期间,与一生的好死党大本(本·阿弗莱克,《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喜提哈佛大学英语文学专业录取通知书之后,达蒙在就学期间也参演了多部电影,直到他与大本将上学时未完成的独幕剧改编为《心灵捕手》,正式开启了他尤为精彩的影视生涯。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在《心灵捕手》中,达蒙饰演了一位数学天赋出众却性格叛逆不驯的天才少年威尔,因为无意中答对了教授桑恩(罗宾·威廉斯)的一道难题而被后者关注。在不断的精神疏导与帮助下,威尔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心理阴影。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因为出色的演出了数学天才的那种诡异与孤独,达蒙精湛的演技为人折服,这也助他捧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此外,作为本片编剧的他,也同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奖。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在汤姆·汉克斯主演的《拯救大兵瑞恩》中,达蒙饰演了那个失去了所有兄弟的“被拯救者”大兵瑞恩。这标志着他在好莱坞走出了一条耀眼的康庄大道,一跃成为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都很看好的年轻演员。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马克达蒙: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是什么典故?

不过,达蒙随后主演的《天才雷普利》、《赌王之王》,虽然成片质量很高,但依然延续了《心灵捕手》中他最手到擒来的孤僻天才形象,即便中途参演了“罗汉”三部曲的首部《十一罗汉》,也并未能改变观众和影评人心目中“重复自我”的印象。这时的达蒙急需一部不同以往的作品“翻身”,于是,他等来了《谍影重重》。

这部具有开创性的间谍动作电影,打开了好莱坞谍战电影的新天地。《谍影重重》充分发挥了达蒙冷峻面瘫脸之下,丰富又不易察觉的微表情,以及干净利索、一击致命的好身手,粗狂的外表、冷峻的神态与坚毅的性格,成为他银幕形象的新标签。

《谍影重重》三部曲实在是太优秀了,伯恩的形象实在是太酷了,达蒙收获了无数的赞许和掌声,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动作明星的个人形象也逐渐定型了。虽然,后来他尝试了多种类型的影片,但一直脱不开这个经典形象的影子,直到那部因“火星种土豆”而为人所知的《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中,达蒙饰演的植物学家马克,因为在暴风中受到天线罩撞击昏迷,被队友遗留在了火星。为了活到有人发现他还活着,马克利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逆境求生,不断尝试着改变自己面临的绝望困境,历经了千难万险的他,最终成功回到了地球。

这是一部典型的“一头沉”式电影,达蒙充分利用了他睿智、逗逼相映成趣的独特人格魅力,塑造了一个堪称经典的人物形象。看达蒙的“独角戏”,一点都不觉得累,那种天生乐观甚至逗逼的另类“征服者”形象,轻易吸引观众的目光,心甘情愿的陪着他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自己当编剧的《谍影重重5》不如预期,《缩小人生》、《迷镇》中不同以往的表现也没有让观众一下子眼前一亮,至于那部一言难尽的《长城》,更是让很多国内观众对达蒙的选片能力提出了质疑。

不过,即将于今年11月上映的《极速之王》中,达蒙将与“弹簧人”克里斯蒂安·贝尔搭档,挑战人物传记题材,如何将赛车运动的激情与有趣欢快的故事完美结合,是摆在达蒙等主创面前的一个全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