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鹅耳枥主要通过种子繁殖鹅耳枥。种子为卵圆形坚果,外部覆有呈 3 裂状的苞片 [9-10] 。种子寿命约为 10~30 a,结实产量有大小年现象,间隔期为 1~2 a,每 1 kg 含有 28 660 -33800粒种子 [11] 。成熟期为夏末至秋季。主要通过风传播,通常传播距离较近,也可通过动物传播到远方 [10] 。 种子还未完全成熟时就应进行收集工作 [12] 。但刚采摘的种子不能干燥,要层积贮藏 3~4 个月越冬才更利于播种发芽 [13] 。Macdonald 研究发现成熟的种子(带有种壳),需干燥其表面,平铺成一个薄层进行层积贮藏 [14] 。如果保存条件适宜,欧洲鹅耳枥的种子可保存较长时间。将欧洲鹅耳枥的种子部分干燥至含水率为 8%~10%,置于密封容器中,在0-3℃条件下可保存至少 5 年。种子在成熟后,变的干燥,其外部会形成一层褐色的坚硬外壳。通过层积处理可以打破这些由外界条件变化引起的休眠现象。通常来说,欧洲鹅耳枥的种子需要变温处理来打破休眠 [7] 。Allen,Blomme 和 Degeter 等报道,20℃层积 28 d或3~5℃层积 90~112 d,种子的发芽率均为 0%;20℃层积 14 d,5℃层积 60-120d,及或20℃层积 30 d,4℃层积 30-60d,发芽率均为 65% [11,15] 。 由此可见适当变温处理可以有效的打破欧洲鹅耳枥种子的休眠;且低温层积时间不少于 3个月时,发芽率相对较高。此外,国际种子检验协会通过试验测定出欧洲鹅耳枥打破休眠条件:潮湿环境下,20℃,处理 1 个月,3~5℃,处理 2-4 个月 [7] 。 经过变温层积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通常可以达到60%。播种时,要求苗床始终保持湿润,土壤肥沃,以便于幼苗能过度过极端气候条件。Macdonald 建议在秋季即开始采摘种子,进行清洗及变温沉积处理,以便于来年春播 [14] 。如果种子收集较晚,则应该部分干燥,沉积贮藏,来年秋播,或第 3 年春播,避免种子在土壤中度过 2 年 [10] 。 在预先准备好的苗床上,以 323~431 粒·m -2 的播种量进行播种,覆盖 0.6~1.3 cm 土壤[10] 。Macadonald 认为,条播时,播种量可为 250 粒·m -2 ,如果作砧木培育时,播种量可为 150~250 粒·m -2 [14] 。 秋季播种时,苗床必须用粗麻袋、草、秸秆等材料覆盖,直至次年春季里最后一场霜冻 [14] ,以防冻害。发芽后,土壤表面需保持湿润,在第 1 年内,苗床要适度遮阴 [10] 。苗期需注意除草,Davies 研究认为除草剂及覆盖物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欧洲鹅耳枥的生长 [19] 。通过试验得出,黑色聚乙烯薄板控制杂草生长效果最好,最有利于幼苗的成 长 [20] 。
2.2嫁接繁殖
欧洲鹅耳枥园艺品种可以通过嫁接繁殖,其中一些优良的栽培品种也主要通过嫁接繁殖来获得,如‘倾斜’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 ‘fas-tigiata’)及‘垂枝’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 ‘Vienna Weeping’) [13-14] 鹅耳枥。 通常以生长健壮、树形优美抗性强、无病虫害的优质栽培变种枝条为接穗,以普通实生欧洲鹅耳枥为砧木,要求砧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也可以以本属其他物种为砧木,嫁接时间一般为每年的 9 月或 1~2 月为佳 [13-14] 。砧木裸根或盆栽,嫁接方式一般有插皮舌接等。 一年生移栽实生苗作为砧木使用,植株根系生长发达,易成活且生长状况良好。经实验发现,二年生移栽苗作为砧木嫁接欧洲鹅耳枥,根系较一年生少,但植株长势较好 [14] 。 目前,欧美国家对欧洲鹅耳枥的研究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无论是繁殖研究、生理生化研究及地理分布研究等都已取得众多成果。我国尚未见有关欧洲鹅耳枥的研究报道,较为缺憾。瑞丰彩叶为您提供正宗欧洲鹅耳枥种子……
世界上仅存一株的树是鹅耳枥:普陀鹅耳枥
【中文学名】鹅耳枥:普陀鹅耳枥
【科】鹅耳枥:桦木科
【二名法】:Carpinusputoensischeng
【界】:植物界
【属】:鹅耳枥属
【门】:被子植物门
【种】:普陀鹅耳枥
【纲】:双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岛佛顶山上。
【目】:壳斗目
【发现者】:钟观光1930年发现
【命名者】:郑万钧1932年命名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保护价值】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在保存物种和增添普陀岛自然风景区景色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简介】:普陀鹅耳枥(学名:Carpinus putoensis Cheng),属落叶乔木,中国特有,自然生长情况下仅存一株,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顶山慧济寺西侧。树高13米,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32.4厘米,树冠覆盖面积72平方米。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雄、雌花于4月上旬开放,果实于9月底10月初成熟。具有耐阴、耐旱、抗风等特性。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在保存物种和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现已通过技术繁育出大量普陀鹅耳枥树苗,使其暂时脱离灭绝危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