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心如铁》可以说是集悬疑惊天大迷局、抗日、家族、枪战等于一身的热播大剧了,剧中由舒畅扮演的小苹果夺取了无数观众的眼球,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词来形容可以说是“戏精”了,都忍不住为她打call!
聂远在剧中饰演的是飞贼龙马惊天大迷局,而舒畅则挑战了一位人物命运几经波折的女英雄——小苹果若霞。
体现了人性的较量,爱与恨交织,正义与贪恋,信任与猜忌,家国情谊相连,骨肉亲情的展现,觉得在剧情上表现力很强,主体线索也比较连贯,人物形象鲜明,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也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值得一看惊天大迷局。
但有些安排也值得商榷,66集的电视剧是有些长了点,王天成身份那段故事太密集卫视观众要跟上啊惊天大迷局;另外龙马的人设未免太过于强大了,演技好像也不是很好;抗日以后的剧情觉得可能因为现实政治原因被简化了,觉得收尾太快了,可能是一种不足。可能我没在意,珍宝捐了,珍宝是啥,我应该错过了吧,别告诉我三个字“心如铁”。 当然我还是推荐这部剧的,主要是因为家国恩怨下对人性的思考和检验,这部剧做到了。
这就是剧本。没有为什么惊天大迷局,也许没有答案。而对开悟的人来说,自然知道答案,不过也没有多大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有其灾难剧本,只是有的国家民族已经消亡了,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只有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延续至今,复兴未来。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以其生命力和责任感,在拯救世界延续人类。
中华民族在复兴,中华文化在与时俱进,我们都要有文化自信、文明自信、文字自信,承担起建设和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这是正道。
想象力向来是衡量一部科幻作品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题主所推荐的《海底两万里》、《机器人系列》和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三部曲》都不算科幻作品里“想象力爆表”的作品,这里推荐一些不算太长的作品(各种系列除外)。
罗杰·泽拉兹尼的《安珀志》已经有人提过,但《光明王》才是其真正“想象力爆棚”的代表作品,天才般地将印度宗教系统与科技树一起点亮(也许很多观众觉得这样的桥段在我国网文里并不陌生),尼尔·盖曼的《美国众神》受其影响很大。另外,泽拉兹尼的短篇《趁生命气息逗留》(For a Breath I Tarry 1966)在读者里也很有人气,推荐。
有一个我个人很稀罕的作家斯塔尼斯瓦夫·莱姆,他的作品《索拉里斯星》曾被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拍成电影,也是影史上的经典。《完美的真空》和《机器人大师》是两本让人爱不释手的集子,前者更像是借助科幻来哲学思辨,后者则是借助机器人来讲寓言(想象力丰富得有点混乱的世界),都很有意思。
赛博朋克方面,很多人都会首推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或尼尔·史蒂芬森的《雪崩》,不过1981年面世的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比《神经漫游者》还早上几年,真正可以说是赛博朋克的鼻祖,小说篇幅适中。
短篇小说里,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肯定不得不提(差点就想和博尔赫斯的几篇放在一起),个人认为其1972年推出且一举拿下星云奖的《神们自己》才是阿西莫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代表符号。写《冰与火之歌》的乔治·马丁老爷子有一篇科幻+惊悚的《沙王》,可以一读。Daniel Keyes的著名作品《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有短篇和长篇两个版本,阅读体验都不错。Ray Bradbury的短篇《冰霜与火焰》,A.C.克拉克的《星》(《神的90亿个名字》以及《2001漫游太空》属于他的经典文本了),两篇都是圈子里口碑很好的短篇。 写《火星救援》的安迪·威尔,有一篇小小说《蛋》,让人印象颇深……特德·姜的两本小说集以及P.K.迪克的所有作品构思都有精巧的地方,不详细提了,总之还有很多,长篇更是数不胜数。
国内作家大刘、何夕、王晋康、柳文扬等人的作品均可一看,如柳文扬的《一日囚》
最后放张老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