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囹圄”就是指被关进了监狱,“囹圄”的称谓今天的书面语中还在使用囹圄怎么读。“囹圄”

为什么可以代指监狱囹圄怎么读?

“囹圄”的称谓十分古老。东汉学者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佚文载囹圄怎么读:“周礼:‘三王始作

狱。’夏曰夏台,言不害人,若游观之台,桀拘汤是也;殷曰羑里,言不害人,若于闾里, 纣拘文王是也;周曰囹圄,囹囹圄怎么读、令,圄、举也,言令人幽闭思愆,改恶为善,因原之也。
  

今县官录囚囹圄怎么读,皆言举也。”

按照这种说法,夏商周三代之前是没有监狱的,而且三代作狱的初衷也是使人弃恶从

善,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引用孔子的话说:“今之听狱者,求所以杀之;古之听狱 者,求所以生之。”

夏代的监狱称“夏台”,又名“均台”,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南,古称阳翟。
  之所以名

“台”,应劭说就如同供游逛观览之台。当年夏梁就曾把成汤关押在这里。

殷代的监狱称“羑里”,“羑”是向好的方向诱导之意,“里”指闾里、乡里。应

劭说之所以名“羑里”,就如同将犯人置于闾里一般。今河南省汤阴县北有羑里城,当年殷 纣王就曾把周文王关押在这里。
  

周代的监狱就叫“囹圄”。应劭说“囹”是命令,“圄”是举以向善。东汉学

者刘熙所著《释名。释宫室》则解释说:“囹,领也;圄,御也。领录囚徒禁御之也。”

根据以上记载,夏代的“夏台”和殷代的“羑里”都是具体的地名,那么周代的“囹

圄”最初也应该是具体的地名。
  
  不过,“囹圄”从周代之后就不再作为地名,而成为监狱的 泛称了。据《礼记。月令》载,在春季的第二个月,天子要“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

肆掠,止狱讼”,孔颖达疏:“囹,牢也;圄,止也。所以止出入,皆罪人所舍也。”可见 “囹圄”即指监狱。

有趣的是,夏商两代的监狱名称后世都已废弃不用,唯独周代的“囹圄”这一称谓流

传了下来,直到今天还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