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敢动李元祖,朱棣敢于起兵篡夺皇位,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的?

我认为,朱棣终究是要处置徐辉祖的,只是还没等他动手,徐辉祖就死了而己李元祖。其中原因,有这样几点:

第一,徐辉祖与朱棣关系亲密李元祖

徐辉祖是中山王徐达的大儿子,承袭了魏国公的爵位李元祖。徐达的大女儿嫁给了朱棣,后来做了皇后,为他生了三个儿子。

朱棣即位后大肆诛杀异己为什么就不敢动徐辉祖?

徐达曾经多次驻军北平,他的人马与燕王府有特殊的关系李元祖。朱棣起兵之前,儿子们从南京潜逃回北平,朱高煦骑的就是舅舅徐辉祖的一匹宝马。另外,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暗中支持朱棣。所有这些都说明,徐家和朱棣是利益共同体。

建文帝时期,徐辉祖为太子太傅,领中军都督府,曾经短暂带兵与朱棣对抗,建文四年夏天,在齐眉山之战中,徐辉祖斩杀燕将李斌李元祖

南京失陷后,徐辉祖把自己关在父亲的祠堂里,摆出一副不合作的姿态李元祖。朱棣没有杀他,但夺去魏国公的爵位,把他幽禁在宅中。永乐五年八月,徐辉祖去世。

第二,朱棣的脾气和父亲朱元璋一样,冷酷无情,不会放过自己的敌手李元祖

朱棣登基之后,冷血处决了一大批政治对手李元祖。在这方面,他对待文臣和武将的态度有一点差别,就是对文臣更为冷酷,残忍处死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铁铉等人。

朱棣即位后大肆诛杀异己为什么就不敢动徐辉祖?

相对而言,他对于武将的处置就要柔和一些李元祖。比如盛庸、平安、何福等大将,最初都继续在军中任职,但终究要被处置。

比如盛庸在济南曾经击败燕军,后来在南京率兵投降,朱棣登基后盛庸致仕,很快被逼自杀李元祖

何福也在战场上与朱棣较量过,朱棣后来任命他为总兵官,镇守西北,还和他做了儿女亲家李元祖。但到了永乐八年,何福还是被逼自缢。

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等于是朱棣的干兄弟李元祖。但在靖难之役中,平安忠于朝廷,多次打败燕军,白沟河之战,平安险些打伤朱棣。最终,平安兵败被俘,朱棣最初也没有处死他,让他做了北平都指挥使,后军都督佥事。

此时平安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他没有像徐辉祖一样自己老死,到了永乐七年的三月,被逼自缢李元祖

第三,朱棣在某种程度上会顾念亲情,但是,当他完全掌控局面之后,徐辉祖仍然会受到惩罚的李元祖

朱棣夺权之后,有太多重要的事务需要处理,像徐辉祖这样的人物,只要没有公开叫板,朱棣暂时不会对他下手的李元祖

但暂时不动,并不是永远不动李元祖。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看梅殷和李景隆的例子。

梅殷是朱元璋最信赖的驸马,坚决支持建文帝,所以在永乐三年十月就被锦衣卫的将校害死李元祖

朱棣即位后大肆诛杀异己为什么就不敢动徐辉祖?

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是朱元璋最亲的外甥李元祖。李景隆曾经做过官军的主帅,讨伐燕军。朱棣打到南京时,李景隆开门迎降,所以朱棣最初把他放在武臣第一的位置。

但好景不长,很快李景隆就被夺爵,和弟弟两家人被圈禁在宅中,禁止出入李元祖。李景隆绝食而不死,在屈辱中活了二十多年,死在永乐末年。他的亲属更惨,一直被圈禁到明英宗时代。

可见,朱棣根本不讲亲情李元祖。如果徐辉祖活得更长久,最好的结局,是比李景隆的处境稍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