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请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请坚持最后五分钟,请坚持最后五分钟”。这是上个世纪老电影《南征北战》的经典台词,这个台词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扮演国民党军张军长的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项堃先生。项堃,原名叫王象坤。项堃天资聪明、好学,他没有进入过正规的小学读书,却靠自学使自己成为了中学生,甚至在全省的会考中获得过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在旧时,也相当于举人了。1931年9月日寇侵占东北,充满爱国志气的项堃便以写小说方式进行抗日宣传,为此他被捕入狱。出狱后他改名项堃,考入到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开始了他的演员人生。他后来又到中国旅行社剧团,主演过《日出》《雷雨》等多部话剧。抗战初期,项堃作为剧团戏剧股的股长及主要演员,在东南亚各地巡回演出、宣传抗日,历时一年有余,受到各界人士和爱国侨胞的欢迎和好评。回国后的1940年,项堃在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开始了电影生涯。期间,他加入到由中共领导的进步文艺团体——中华剧艺社。全国解放后,项堃先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北京电影制片任专业演员,先后拍摄过《停战以后》《烈火中永生》《海囚》《南征北战》《佩剑将军》等数十部电影,塑造了各种各样鲜活的角色。他的多部作品也成为了不朽之作。如《南征北战》中,张军长的刚愎与自负;《烈火中永生》中,军统处长徐鹏飞的阴狠与凶残;《佩剑将军》中,起义将军的睿智与坚定……项堃饰演的角色入木三分,塑造的历史人物威严、大气,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项堃多才多艺,集编剧、导演、演员、剧务、摄影于一身,还担任过给电影记录片做配音及解说等工作。为了表彰项堃先生对中国电影的重要贡献,2005年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向他颁发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项堃先生2009年病逝,享年94岁。作者项堃:“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
题主的这个问题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项堃。既然如此,就没有唯一而又正确的答案,怎么说都可以。
常宝堃比侯宝林小5岁项堃,但他说相声比侯宝林早。常宝堃5岁就跟随父亲常连安学习相声,8岁拜张寿臣为师。相声发源于北京,但发祥于天津。只有在天津红了的相声艺人才算相声名家。
1935年,常宝堃从南京回天津,在中华电台演播,从此“小蘑菇”的名字在天津家喻户晓项堃。那时侯宝林在北京刚说相声两年。1937年,赵佩茹(郭德纲的亲师爷)给常宝堃量活,使其如虎添翼。1939年,常宝堃与赵佩茹在天津小梨园演出,位列倒数第四。当时,说相声的,只有张寿臣排在常宝堃之后。
侯宝林过去是唱京剧的项堃。16岁,他才改说相声,后拜相声艺人朱阔泉为师。朱阔泉的名气自然无法跟张寿臣相提并论。1940年,侯宝林跟郭启儒从北京去天津演出,没想到在天津一炮打响,而且一呆就是五年。那时的侯宝林对于相声最大的贡献就是争取到攒底,而且得到了应有的报酬。过去戏园子演出,攒底的铁定是唱京韵大鼓的,侯宝林打破了这一传统,提高了相声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的进步明显要更快一点。他立志相声改革,与孙玉奎等人共同发起成立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研究相声的革新问题。常宝堃人在天津,没有参加北京相声改进小组,但委派三弟常宝霆加入该小组。
1951年3月,上级组织艺人赴朝慰问演出,侯宝林是曲艺服务大队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队长。第一批里原本没有常宝堃,常宝堃积极请战,才争取到去朝鲜慰问演出的机会,并担任第四中队队长。然后天有不测风云,4月23日,常宝堃牺牲在朝鲜战场。
如果常宝堃没有牺牲,他会不会超越侯宝林,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
我是萧陶。写相声故事,说相声人物,回答相声问题,评论相声热点话题。关注不迷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