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夺天荡、占对山、斩夏侯夺定军的忠勇善战的就是老将军黄忠黄忠之死。黄忠原为长沙太守韩玄部下将军。关羽战长沙时,与黄忠惺惺相惜,彼此爱护尊重。后关羽义释黄忠,刘备亲往相请,黄忠这才降了刘备。

关羽黄忠之死、张飞被害后刘备起举国之兵连营七百里伐吴,将御营设置在彝凌。黄忠奋勇出战,被吴将周泰、韩当、潘璋、凌统等团团围住,中箭受伤,被关兴、张苞救回,因流血过多,加上年迈,死在刘备的御营,享年七十五岁。

黄忠死后,刘备伤痛不已,将黄忠送回成都安葬黄忠之死。由此可见,黄忠死于彝凌,葬于成都。

可以说黄忠之死,黄忠成于忠勇,死于忠勇。人毕竟还是要服老的。如果黄忠认识到自己老了,退居二线,运筹帷幄,让年轻人如冲锋陷阵,他就不会死在彝凌。

夏侯渊并非不堪一击黄忠之死,他是曹操帐下一位屡建奇功,战功卓著的大将。

黄忠之死:五虎上将黄忠,死后葬在哪里?

唐代王瀚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黄忠之死:五虎上将黄忠,死后葬在哪里?

夏侯渊被蜀国老将黄忠一刀斩杀,只能说明他作为一名战将,最终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本就如此,而并不能说明夏侯渊无能,我们更不应该无故抹黑夏侯渊。

黄忠之死:五虎上将黄忠,死后葬在哪里?

一代名将夏侯渊

黄忠之死:五虎上将黄忠,死后葬在哪里?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为你还真实的夏侯渊。

黄忠之死:五虎上将黄忠,死后葬在哪里?

1,其人

黄忠之死:五虎上将黄忠,死后葬在哪里?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英勇善战,擅长千里奔袭,常常出敌不意,凭借军功,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大家知道,曹操是从夏侯家过继给曹家的,所以他也是曹操的族弟。

夏侯渊是早期跟随曹操起兵的最重要将领,是曹操手下“八虎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 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之一,为曹魏集团的稳固,发展,壮大,立下过汗马功劳。

曹操“八虎琦”

如果按照武力值给曹操手下的将领分档次,第一档是许褚和典韦,紧接着就属夏侯惇和夏侯渊,接下来才是张郃、张辽、徐晃等人。

定军山前,夏侯渊单挑黄忠二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后来是曹营鸣金收兵,胜负没有定论。

所以,夏侯渊武力绝对是一流的,绝非泛泛之辈,绝非不堪一击。

2,其功

夏侯渊从曹操起兵开始,就一直跟随左右,四处征战。但他的主要功绩是平定陇右,为曹魏集团开辟了新的战争格局。

夏侯渊平定陇右,功不可没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为向关中发展,任命夏侯渊为护军将军,进军长安。

夏侯渊当时作为汉中,雍州,凉州的总指挥,拒马超于长安,协助主战部队破张鲁于汉中,击败韩遂,宋建,收服整顿了西凉异族。

在与关西群豪的战斗中,夏侯渊采用快准狠的战略战术,连战连捷,于建安十九年最终平定陇右地区。

在西线,夏侯渊劳苦功高,曹操称赞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由此可见夏侯渊用兵巧妙神速,不愧三国名将。

"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的夏侯渊

3,其死

建安二十三年秋,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为争夺汉中,都铆足了劲儿。

汉中对峙图

刘备集团由刘备亲自带队,张飞,魏延,法正等骨干力量悉数上阵。

蜀中老将黄忠计夺天荡山,惹恼了曹孟德,于是曹操发兵四十万,兵分三路亲征汉中。

在战争前期,如果夏侯渊一直坚持坚守不出,肯定能拖垮刘备。

但是,由于曹操错误的决策和指挥,不想给刘备示弱,一直催促夏侯渊进兵。而夏侯渊本人也急于建功立业,积极主线。

正当双方陷入僵持时,黄忠听信法正的计策,抢先占领定军山西面的对山,诱敌出战。夏侯渊不听张郃苦谏,派军围攻定军山。法正和黄忠以逸待劳,趁着夏侯渊前去支援张郃,修补鹿角的当口,他率军猛攻,直至夏侯渊账前,夏侯渊都没回过神儿来,就被黄忠一刀斩杀。

黄忠一刀斩杀夏侯渊

夏侯渊战死沙场,直接导致汉中之战局势发生了根本性扭转,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刘备集团倾斜。曹操占据汉中的美梦也彻底破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