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贵人本来是圆明园的驯马女宁贵人,英姿飒爽、明艳照人。她因为酷似当年的华妃而偶然间被雍正看中入宫,封为答应,可这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的,因此她都是独来独往,从来不和其他人来往,也不讨人喜欢,不过她根本不在乎。
她像华妃,却又不像华妃华妃嫁给皇上是心甘情愿的,虽然仰仗着哥哥的军功得到皇上的宠爱,但她一直都爱着皇上宁贵人。华妃嚣张跋扈,嫔妃和奴才她想杀就杀,比如刚入宫的夏冬春,还有皇后赐给她的宫女小福子。
而宁贵人她是被迫入宫宁贵人,她本来是一个渴望自由,无忧无虑的人,是个眼里有星星的人,她也有爱的人,但不是皇上。在她进宫以后,她对皇上非常冷淡,可是她越冷淡,皇上越喜欢。
她和华妃的共同点是面对心爱的人都热情如火。不同的是华妃不得不为娘家考虑宁贵人,她和娘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宁贵人则孤身一人,就算死也只用一个人。
如果华妃活着的话,宁贵人或许没有危险我是这么想的,华妃一向都只会对付和她争宠,争权利的人宁贵人。比如甄嬛,她是继华妃之后第一个得到“椒房之宠”的人,皇上先是对她破格晋封,又是赐她蜀锦鞋,华妃真是恨的牙痒痒。和她争权势的,一个皇后,一个眉庄,皇后她动不了,但是从来不尊重皇后,总是阴阳怪气的。而眉庄,又年轻又漂亮,皇上让她学习协理六宫,如果做的好,就有可能越过华妃去,华妃自然容不得她。
宁贵人一不争宠,二不争权,三没有好的家世,皇上虽然喜欢她,但是她都不在乎,所以她没有太大的危险。就像欣贵人,她受宠,小产后皇上经常去看她,华妃也只是骂她矫情而已,并没有动她。
我从来都不认为宁贵人是华妃的替身,她就是她,皇上喜欢她是因为她的冷,而华妃是跋扈,妖媚。
叶澜依从一开始就深深地爱果郡王,当年她身患重病,无人理睬,是果郡王救了她,所以她对果郡王情根深种。患难之爱上的,便是一生不变。当时她被皇帝选中入宫,照着她的性格本来会以死相抗衡,但是她没有反抗,只是淡淡的感叹自己本来要表演驯马给果郡王看,但是他看不到了。后来入宫之后,果郡王说许久不见,已经贵为答应,锦衣玉食,但是她却嫌宫里面肮脏,只有她的驯马之地才是干净的。
果郡王觉得她穿青绿色的衣服好看,她就只穿这两种颜色的衣服,即使丫鬟提醒她可以穿点别的颜色她也不听。
刚开始她对甄嬛态度极差,因为知道果郡王也是喜欢甄嬛的。果郡王死后,她本来应该跟着果郡王殉情,但是她知道了甄嬛的两个孩子都是果郡王的骨肉,她就一定要保住果郡王的骨血。果郡王是她的一生所爱,即使她得不到果郡王的爱,她也会爱屋及乌保住他的孩子。
皇帝让自己的心腹去取甄嬛两个孩子的血,甄嬛告诉她这是果郡王的骨肉,所以要保住果郡王的骨肉就只能让皇帝去死,否则早晚有一天事情败露,果郡王的两个孩子会保不住。
后来叶澜依下毒杀了皇帝,她的最终目的已经达到了。没有什么牵挂了。
叶澜依是一个孤傲的女子,她没有像浣碧一样卑微的用各种手段去得到果郡王,只是在心里默默守护着他。
可以说,甄嬛和叶澜依是整个《甄嬛传》中最有特点的两个人,甄嬛城府极深。坚强隐忍,叶澜依高傲难驯,孤高的不像凡尘之人。
叶澜依的性格,让她的生命蒙上了一层阴影。宁直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是这样的一种性格,偏偏要她去服侍自己不喜欢的鹅人,让她远离所爱,最后也只能是这样的一个悲剧的收场。深宫之中,原本多的是曲意逢迎,哪里能容得下她这般孤高呢。
在她刚刚进宫,就遭到了一众妃子的妒忌。导致她一生没法有自己的孩子。就像梅花,永远只能绽放在荒野,家庭养的,只是病梅罢了。
目前只看过热依扎的三部作品《甄嬛传》,《长安十二时辰》,现在在追的《山海情》。其实《甄嬛传》有许多太过耀眼的角色,她是后半段才上的,戏份不算多,印象不算深刻,但是角色本身孤傲清冷是有很好表达出来,当然也和她颜值自带的异域风情有关。
真正get她颜值和演技是在《长安十二时辰》檀棋,能接住雷佳音的对手戏并毫不逊色,让我觉得她是有演技的女演员,还有她的一袭唐妆,让我感觉惊为天人。看B站的剪辑有个热评说“唐妆存在意义,就是让丑的人无处遁形”,虽然玩笑性质,但是还是挺贴切的。
说回山海情,我觉得她的演绎让我感受到了真实,仿佛水花就是热依扎这样的,并没有让演员职业上的光鲜亮丽和角色本身产生割裂感,不矫情这点是很难做到的。她对角色情绪把控也是到位的,至少在与黄轩的对手戏很精彩,一个眼神仿佛就能窥见水花的内心。
剧中我偏爱水花,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她,我觉得是坚韧乐观。记得剧中有一个场景是水花拉着一家人来到金滩村之初,望见年少挚爱得福的那一个微笑,阳光打在不施粉黛甚至灰头土脸的水花的脸上,真的特别美的如此动人,但是跟檀棋唐妆那种精致打磨的美感毫不相关的。
那如何评价《山海情》中热依扎的表演?
一战封神,四个字,当之无愧!
热依扎的戏看过三部,甄嬛传里宁贵人演得一般。海上牧云记里面金海珠,出场了几集,演得很不错,但是还没到惊艳的级别。山海情里的李水花,真是的太惊艳了。
说说印象深刻的几场戏。
1。第一集逃跑。看到铁路的时候,尕娃突然问她要是她爹会不会被安家人打死(这个问题一定要尕娃来问才合适,德宝、水旺和麦苗一心都在逃跑上,是不会有心境来想这个问题的。反而是有点憨憨的尕娃有心思想点别的),她有点愣住(逃跑之初,她是委屈和不甘的,心里只想着离开,还没来来得及想这个问题),稍微有个咬嘴唇的动作(心里是有个斗争过程的,但还没那么激烈),然后才说出“我不管,是他要卖我,他活该。”短短几秒钟,就把水花的形象立起来了,也埋下了她最后要回来的伏笔——她虽然抗争,但她不是不管不顾的性格,她特别善良。
然后被得福追上的时候,她问得福是不是抓她回去的时候,害怕地像个受了惊吓的小猫。得福转身出去之后,她长出了两口气。
等得福又进来的时候,她又有点警觉、不安和懵逼(我也不知道得福要干嘛)。然后得福开始掏钱给她,又给她出谋划策,她忍不住地哭了。这里的感情很复杂,既有不能和心上人在一起的伤心,也有感受到心上人最后心意的温暖。得福的善良也唤起了她的善良,又开始牵挂父亲。
得福几个人离开的时候,设计得也非常合理:得福没有回望,因为不忍心;得宝回头看了一次,这和后面得宝说把水花当姐来看是呼应的;麦苗也回看了一次,这和后面白校长说她俩关系亲是呼应的;尕娃看了两次,这跟他憨憨的朴实性格吻合;水旺没有看,他是有点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那种小孩。另外,迎面走来一群铁路工人,这跟只有一截车头也是呼应的,同时也和白老师说的“咱们临县正在修铁路”是吻合的,也铺垫了为啥水花得回来——因为本来也走不了嘛。
2。 吊庄。四百多公里路,一个人拉着残疾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走了七天七夜,来到戈壁滩。机缘巧合成为达成通电标准的第六十户人家,被张主任和马德福热情地接待,她自己说了一句心里话: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金贵,还是这么个金贵法。这是这个人物画龙点睛的一笔,她虽然不屈服于命运,但是还缺少一点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生命价值的信任。毕竟,她曾经被她爹卖掉了。这一点补齐了之后,这个人物的内在就已经完全成熟了,那么外在的生存境遇就要开始被人物的主观能动性改变。
热依扎完全演出了一个虽然积极乐观,但是却饱受命运摧残,找不到自信的农村妇女的形象。那种小心翼翼,却又由衷的欣喜,真的是演得惟妙惟肖。
她说完,得福和张主任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3。小妍第一次来她家菇棚,两人聊起来村里很多人名字里有水。她就给小妍解释原因,说水苦的时候,脸上条件反射一样地浮现喝了苦水的表情。提到麸子和糠的时候,还跟小妍确认了一下她知不知道是啥,表现出水花的善解人意。然后说到她爸最会伺候牲口的时候,笑了。我的理解是她眼前浮现了她爹小心翼翼伺候牲口时的场景,而小时候的她可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心里也希望爹能像心疼牲口那样心疼自己。
跟小妍熟了之后,就开始聊了恋爱。说到自己女儿的时候,希望她将来像小妍一样,好好念书,然后舔了一下嘴唇,满怀期待和甜蜜地说“好好恋爱,”眉毛还挑了一下。
4。轮椅。辛大哥最后一次来收菇,价格一块五,村里其他人都在车的一侧跟辛大哥讨价还价,只有水花在车另一侧,焦急又无奈——她不是那种敢在这种场面出头的人。等到其他人散去搬菇,她才小心翼翼地拍了拍辛大哥的后背(这个分寸感掌握的真是好,让人看着都心疼),问轮椅的事情——她也心疼菇买不上价,但是心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听到轮椅到了,高兴地双手合掌说谢谢。最后发现还差八十,又犯难了,问能不能下次卖菇的时候再补上,顺带着牵出辛大哥不打算再来的信息(这个情节的编织还是很显功力的,从轮椅的事情自然地调到蘑菇滞销的惨淡前景)。然后其他人过来打岔,水花却去摸新买的轮椅。
冷库建好那天,水花和永富的矛盾激化了,永富提到了得福,两个人陷入了沉默。然后冷库建好的广播适时地插进来,维持着这种沉默,同时又向观众交代了剧情信息,没有浪费一点时间。水花接下来的劝解直击永富内心“伤我,也伤你。你要真是那混蛋的人,咱俩早就打着散了。你不是,我也知道你不是。”这里台词设计也很好,第一个“你不是”更像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就像是大家知道你不是,而第二个“你不是”强调的是水花心里知道永富不是。
又搬了几箱蘑菇之后,又对永富坚定地说轮椅不能退,是我买给你的。这是水花目前说话最坚定的一次,其他时候的那种小心翼翼式地怯懦完全都不见了——这些表演才更加衬托出此时的水花有多么的坚定不移。
但直到现在,我对热依扎本身的生活一无所知,只知道她是一个演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