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不是在声音上梅葆琛,每个人的声带、咽腔都是不同的,这个标题不如改成"梅葆玖和梅兰芳的唱腔差别在哪里"更高级。

京剧的唱梅葆琛,说白了就是如何控制好声带肌肉的震动和气息,差别当然在于控制的功力和对唱腔、人物、剧情的理解处理。

梅兰芳是梅派的创始人,梅葆玖是梅兰芳的儿子,也是梅派声腔艺术的嫡传,抛开梅兰芳的女弟子不谈,在男旦里面,梅葆玖无疑是梅派艺术的最佳传人,与梅兰芳的演唱艺术经历相似的是梅葆玖开蒙并不是梅派梅葆琛。梅兰芳幼年学戏时当然没有梅派一说,那时候更古老的唱法是陈德霖的,梅兰芳先后拜的是吴菱仙和陈德霖,也向路三宝和王瑶卿问艺,同时还向其他前辈学了好多昆曲戏。梅葆玖是先跟王幼卿(瑶卿侄子、凤卿之子、少卿之弟)开蒙,从他艺术经历来说当然远远赶不上父亲的丰富和长久,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又赶上了文革,落到了拉幕打台词灯光的地步(他电器技术超级厉害,现在上海满屋子的音响器材都是国内甚至世界顶级的),所以从艺术成就上是不能和父亲比的。

任何流派艺术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传统剧目的学习传承锤炼提高、个人排演新编戏、不断去粗取精的过程,梅派艺术以唯美至上,但是并不夸张出格、楞角鲜明,梅派的唱腔艺术也是自然大方、平稳中见功力,如果乍一听,你说不出梅派唱腔有什么明显特点,如果用最简单的词总结一下就"圆润"俩字梅葆琛。

梅葆玖文革后恢复排演了梅兰芳晚年较多演出的不少剧目,从梅派艺术的直接感受上说,他长期跟父亲合作,自己年轻时也有相当的舞台历练,对于梅派的理解认识显然是最深刻的梅葆琛。

回到题目上,此问如同问"王献之和王羲之的书法差别在哪里",后学和创始人的基础经历不同,真是不好类比,如果一定要从纯技术的角度比较的话,我也期待有更权威的专家进一步的分析。

手机码字不易,少抬杠,可以详细学术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