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典的警匪片系列电影,《使徒行者2》上映当天票房就破亿了,可见之前积累的品牌影响和观众基础很强大。这次演员阵容里一个电视剧的老面孔都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香港三大巨星张家辉使徒行者2豆瓣、古天乐和吴镇宇,剧情也少了“找卧底”的桥段,更多的是精彩刺激的枪战和烧脑博弈。
港剧喜欢和观众玩心理战使徒行者2豆瓣,剧情也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回顾一下电视剧版《使徒行者》,卧底们在毒枭面前紧张的博弈,任何的小细节都可能暴露身份,随时随地都提心吊胆,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剧情大致分成找卧底、找黑警、发展卧底,然后再从中发展感情线。更绝妙的是对卧底的心理描写十分到位,主要是民族大义和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纠结。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贯穿《使徒行者》的主题便是摇摆在情感和信仰之间时,你会如何选择?
虽然对于港片来说,像《使徒行者2》的中两兄弟小时候哥俩好,因为某些事长大了一黑一白相互敌对的故事好像挺常见使徒行者2豆瓣。不过《使徒行者2》还添加了自己的东西,不管谁好谁坏,更加突出的是“情”字,不一样的是,情感战胜了所有的束缚。
这要从电影讲述的故事开始说起使徒行者2豆瓣,与之前的警察对大毒枭不同,这次的故事聚焦于恐怖组织,投射出的事件更贴合现代社会背景。黑客姚可仪,为了给自己的妹妹报仇,黑进了一个恐怖组织电脑,发现他们在绑架小孩子,为什么要绑架小孩子呢?因为他们训练小孩子成为杀手帮他们做事,虽然没有提及他们的计划,不过就剧情推测应该是制造恐慌,控制政府和公安机关。而姚可仪的妹妹就是被抓进了这个儿童训练营,不过被里面的人觉得没有价值,他们就把她妹妹卖掉做雏妓,最后被折磨致死。这是民族大义方面的“情”,在这方面古天乐饰演的井进贤和张家辉饰演的程滔两人所站的阵容是不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对兄弟小时候在孤儿院就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恐怖组织来孤儿院抓小孩时,井进贤为了救程滔被抓,可以说井进贤是恐怖组织的受害者,这也是程滔情感矛盾的原因使徒行者2豆瓣。长大后的井进贤做了黑警,程滔则成为了警方秘密组织的一员。前期互相揭穿身份的那一段真是扑朔迷离,不知道谁是好谁是坏的。而井进贤这边又被恐怖组织控制了,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井进贤终于与程滔相认,两人联手完成了最后的战斗。
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这么庞大的一个社会背景,全片才九十八分钟,完全不够世界观的构建。按道理来说,恐怖组织背后肯定还有一个大老板,然而貌似是大老板的白胡子外国人也只是在剧中一闪而过,什么都没有交代。而全片更多的焦距于冲突和矛盾的渲染,虽然复杂的布景和刺激的对弈非常带感,但也掩盖不了剧情的不充实。气人的是结尾竟然还没有彩蛋,也没有交代主角的结局。
这样的“使徒行者”有些颠覆了观众对其的印象,不过不变的还是那么紧张烧脑,张家辉古天乐的组合也不输苗侨伟许绍雄的组合。从2014年到2019年,《使徒行者》渐渐的成为了一种情怀,人亦好亦坏的思考方式也渐入人心,还算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片子。
我觉得电影《使徒行者2》非常棒,是一部充满诚意的经典港片,亮点突出表现在人物形象的精准刻画和重点塑造,以及运动镜头的成功调度和综合运用上。不足就是叙事的节奏,以及结尾的处理上。亮点一:人物比镜头强大,人物一直压着镜头,营造出一种深深的压迫感。
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围绕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这三个影帝,塑造了三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从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呼吸的声音,都能够感觉到强大的气场,以及无处不在的神韵。
那是演员的魅力,他们共同托起了这部电影。他们不愧是老戏骨,对于人物形象的外在情绪和内心起伏,都拿捏得非常细腻,表现得无声无息,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三个人的圆桌对决,堪称经典,台词不多,节奏控制得刚刚好,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那种强大的气场。
正是这种对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让我们记住了这部电影,被它带着往前走,不知不觉进入了它布置的迷局,沉醉其中。
亮点二:危险性与自由感的交织。影片中的运动镜头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荧幕上到处在飞的镜头让人大呼过瘾。
一个是镜头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跳跃感强,画面运动富有连贯性、节奏性、丰富性,实现了无缝衔接,充当了叙事的功能。尤其是表现人物形象内心戏的几个镜头,衔接得自然顺畅,恰当地传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另一个是同一个镜头内的节奏变化,处理得非常细腻逼真,突出表现在枪战和飙车中。会感到整个荧屏上的镜头永远在运动,一刻也不停息,再配合上激昂飞扬的音乐与人物的尖叫声,显得更加立体饱满,刺激观众的神经。
亮点三:冷峻克制的风格。突出表现在影片的风格是冷峻的,含蓄的,充满激情又在努力克制着的。在这个过程中,塑造出一种别样的美。
一是光的运用。影片中对于光的运用非常精致,自然光、背景光、逆光等随处可见,一方面和人物的内心相对照,彼此呼应,一方面烘托着电影的气氛,在有限的空间内,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二是人物的眼神。影片中几位主演的眼神,孔武有力,又饱含深情,仿佛那是一个个事件的开头,从中可以引申出无数的故事。
三是现实与非现实的碰撞。在动作戏中加入斗牛的场景,人追车、车追牛、牛追人的复杂调度,让影片中既有现实的场景,又有非现实的元素,在连环碰撞中迸发出别样的光泽。
不足一:叙事驾驭不了人物。如果要谈到不足,那就是电影的叙事与人物相比,显得稍微弱一点,不足以驾驭复杂的人物。
另外,在电影播放中,会出现一些空白点,说明叙事中有了跳跃性,使得剪辑变得不再流畅,故事的转折与衔接稍显迟滞。
不足二:结尾的处理有些过快 一是对于牛的运用,在兄弟两人联合对付杀手的过程中,他们把他置身于牛的犄角之下,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处理方法。但是,牛的特效处理的不是很好,能够看出留有痕迹感,如果能在杀手身上加块红布,或者处理的更加巧妙一些,视觉效果和冲击力会很强。
二是对于恐怖集团的其他人员交代不多,董先生已经死去,那么,他的上级呢?那些幕后大佬呢?交代的不够细致,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或许是给第三部留下一个悬念吧。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全部分析,若有不当之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提出你的意见建议,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发布评论